[发明专利]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7065.2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0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赵雪峰;赵先锋;史红艳;周应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11/08 | 分类号: | G01B11/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25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同轴度 图像采集平台 半径检测 立铣刀刃 丝杠导轨 铣刀刃口 远心镜头 横杆 钝圆 机器视觉系统 标定板图像 高精度测量 传统测量 方向设置 放大倍率 固定设置 环形光源 平台本体 图像标定 标定板 固定件 刀具 图像 检测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平台本体上固定有X轴丝杠导轨和Y轴丝杠导轨,Y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设置有Z轴丝杠导轨,Z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有安装有远心镜头的CCD工业相机,X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有恒准同轴度仪,且恒准同轴度仪上固定有丝杠导轨,丝杠导轨的滑台上设置有横杆,环形光源和标定板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横杆上,且远心镜头朝向恒准同轴度仪所在方向设置。以解决传统测量手段不能满足铣刀刃口高精度测量要求的问题,获取放大倍率相同且精度较高的铣刀刃口图像和标定板图像,以满足机器视觉系统图像标定和检测要求。本发明属于刀具研究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刀具研究领域。
背景技术
普通硬质合金立铣刀在精磨之后会存在毛边、小蹦刃、锯口等微观缺陷,这些微观缺陷会加速刀具磨损,严重影响刀具的切削性能和使用寿命。通过铣刀刃口钝化能够消除刃口上的缺陷、增大刃口钝圆半径和提高刀具表面光洁度,从而使切削加工中刀具的寿命、切削的稳定性和工件已加工表面质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和提高,其中刀具寿命的延长最为明显。铣刀刃口钝化轮廓对刀具切削性能的影响规律已成为切削加工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铣刀刃口钝化后其钝圆半径达到微米级,这对检测系统的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刀具刃口钝圆半径测量手段精度低、效率差、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等,已经不能满足铣刀刃口高精度测量要求。将机器视觉技术引入到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测量中,实现精确测量铣刀钝化形貌和钝圆半径。机器视觉技术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图像采集的质量和精度决定测量系统的精度,因此,采集高精度图像是刀具刃口钝圆半径检测的关键。机器视觉系统中需要对刀具刃口图像进行标定才能精确测量刀具刃口的真实值,图像标定的前提是保证目标图像和标定板图像放大倍率相同。本发明涉及建立铣刀刃口图像采集平台,以获取放大倍率相同且精度较高的铣刀刃口图像和标定板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传统测量手段不能满足铣刀刃口高精度测量要求的问题,获取放大倍率相同且精度较高的铣刀刃口图像和标定板图像,以满足机器视觉系统图像标定和检测要求。
本发明的方案:
一种立铣刀刃口钝圆半径检测图像采集平台,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上固定有X轴丝杠导轨和Y轴丝杠导轨,Y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设置有Z轴丝杠导轨,且X轴丝杠导轨、Y轴丝杠导轨和Z轴丝杠导轨两两相互垂直,Z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有安装有远心镜头的CCD工业相机,X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固定有恒准同轴度仪,且恒准同轴度仪上沿竖直方向固定有丝杠导轨,丝杠导轨的滑台上设置有横杆,环形光源和标定板分别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横杆上,X轴丝杠导轨与远心镜头的轴线、恒准同轴度仪及横杆及均相互平行,且远心镜头朝向恒准同轴度仪所在方向设置。
优选地,X轴丝杠导轨的滑台上还固定有X轴精调丝杠导轨,X轴丝杠导轨与X轴精调丝杠导轨相互平行,恒准同轴度仪固定于X轴精调丝杠导轨的滑台上,恒准同轴度仪通过X轴精调丝杠导轨间接地固定于X轴丝杠导轨上,拍照前,精调X轴精调丝杠导轨,使立铣刀刃口或标定板图像更加清晰。
优选地,横杆为圆形横杆,横杆设置于恒准同轴度仪的正上方,固定件均为可拆式地转动设置于横杆上。
优选地,环形光源为LED低角度环形光源;
优选地,固定件由横杆连接部和固定部组成,横杆连接部为一端开有横杆套孔的杆形结构,固定部为中心开有通孔的框架结构,横杆连接部与固定部固定连接或二者为一体式结构,且横杆套孔与通孔的中心线相互平行。
所述检测图像采集平台的使用步骤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硼化钛单相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益肝补肾健胃茶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