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秒激光脉冲对比度的提升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7787.8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4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申雄;李方家;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35 | 分类号: | G02F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张宁展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脉冲 对比度 提升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秒激光脉冲对比度,特别是一种飞秒激光脉冲对比度的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啁啾脉冲放大(CPA)技术的出现大大的推动了高能量飞秒激光系统的发展,超过1021W/cm2相对论量级聚焦强度的极端物理条件已在实验室得以实现,这为强场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天体物理、强激光电子和质子加速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然而,基于CPA技术的激光系统所产生的超强脉冲伴随有波前小脉冲和自发辐射放大基底噪声,目前商用激光系统的对比度处在106-107的水平,当主脉冲聚焦强度达到1018W/cm2以上时,波前小脉冲或自发辐射放大基底噪声的聚焦强度将超过1011W/cm2,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这样高强度的波前小脉冲或者自发辐射放大基底噪声可以在主脉冲达到物质前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不需要的等离子体,从而破坏主脉冲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条件,并影响所得到的结果。这对提升强激光系统输出脉冲的对比度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交叉偏振波产生、光学参量啁啾脉冲放大、可饱和吸收镜、相位共轭波产生、自衍射等众多方法已适用于激光脉冲对比度提升的研究。其中自衍射方法用于提升激光脉冲对比度于2010年提出。自衍射方法作为一种级联四波混频过程,产生的一阶自衍射信号(SD1)可描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7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控多波形光脉冲合成器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