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及利用该装置控制微型断路器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7882.8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5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彭全昌;刘永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12;H01H7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型 断路器 控制 装置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通过滑块在螺杆上运动,分别驱动分闸驱动机构和合闸驱动机构来完成对微型断路器的分闸和合闸操作,并且在完成了分闸和合闸操作后,滑块返回原位位置,断开与分闸驱动机构或合闸驱动机构的传动关系,由于传动关系被断开,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的内部部件不再阻止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的动作,因而在控制微型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后仍然可以手动操作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实现分合闸。本发明提供的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不影响原有的微型断路器的手动控制,使得在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手动分合闸,提高了安全性能。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控制微型断路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器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及利用该装置的控制微型断路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型断路器,是建筑电气终端配电装置引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终端保护电器。微型断路器由分合闸机构、触点、保护装置(各种脱扣器与电流热组件)、灭弧系统等组成。
其工作原理为:利用保护装置(脱扣器)和电流热组件实现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流热组件中的线圈通过的电流大于设定的电流值时,电磁脱扣器的动铁芯动作,推动打击杆撞击操作机构,使操作机构解锁,使微型断路器分闸进而断开电路,从而实现对电路的过载和短路保护。当电路故障排出后,再通过分合闸机构进行合闸操作从而接通电路。
目前,我国现今使用的最多的微型断路器为手动分合闸式,通过手动拨动分合闸机构就可以对电路进行通断操作。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不需要额外的电能,因而可以在无电能的情况下进行分合闸操作,被广泛应用于旧电网中。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家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作为保护电器的微型断路器,也急需加装智能控制系统。为了与广泛应用的手动分合闸式微型断路器相匹配,现在,主要在微型断路器一侧新增一个可以远程控制的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通过从输入控制信号来驱动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
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4424188U公开了一种微型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微型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通过电机驱动与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手柄)联动设置的齿轮转盘向一个方向转动从而实现合闸操作,通过齿轮转盘向另一个方向转动从而触发拨杆拨动微型断路器的脱扣件实现分闸操作。然而,该文献中,通过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实现微型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后,由于整个传动机构始终对齿轮转盘保持传动接触,齿轮转盘被锁死无法自由转动,因此与齿轮转盘联动设置的微型断路器本身的手柄也就无法再进行手动分合闸操作,在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或是在紧急状态下,无法手动分合闸。因而,降低了微型断路器使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控制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后无法手动操作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实现分合闸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控制微型断路器进行分合闸操作后仍然可以手动操作微型断路器的手柄实现分合闸的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
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控制微型断路器时安全性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安全性能高的控制微型断路器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断路器控制装置,包括
壳体;
电机,以及设置在壳体内;
传动机构,与电机传动连接;
螺杆,受所述传动机构驱动而转动;
滑块,设置在所述螺杆上,在所述螺杆转动时,能够沿所述螺杆做直线位移,所述滑块在所述螺杆上具有原位位置、分闸位置和合闸位置;
驱动块,设置在所述滑块上,具有驱动槽,所述驱动槽相对于所述滑块运动方向包括顶部槽壁和底部槽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佳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78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