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耦合馈电北斗一代卫星导航收发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8956.X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0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袁家德;陈侃;罗歆瑶;杨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21/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耦合 馈电 北斗 一代 卫星 导航 收发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耦合馈电北斗一代卫星导航收发天线。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通信技术在迅速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并广泛应用于军事、交通、水利、抢险救灾等相关应用中。从2002年开始,国内陆续有一些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北斗用户机天线的研究。北斗导航接收机天线在回波损耗、低仰角增益、收发端口间隔离度等方面都有较高的指标要求。为了达到北斗天线较高的指标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天线通常采用低损耗角正切和高介电常数的高频板材,材料比较贵,多数天线带宽较小,要求加工精度很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耦合馈电北斗一代卫星导航收发天线,能够实现北斗一代的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由FR4覆铜板及填充的空气层组成,具有低剖面、高增益、低成本的优点,可很好地应用于北斗导航终端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耦合馈电北斗一代卫星导航收发天线,包括一上层介质板、一下层介质板、一圆盘耦合铜片和一十字耦合铜片;所述上层介质板平行设置于所述下层介质板上方,且上、下层介质板之间间隔形成一空气层;所述上层介质板的上、下表面分别设置有S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L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所述下层介质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接地板;所述圆盘耦合铜片和十字耦合铜片位于空气层中的同一高度且平行于上层介质板,所述圆盘耦合铜片的圆心与第一馈电探针相连,所述十字耦合铜片的馈电一端与第二馈电探针相连。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层介质板与下层介质板通过塑料螺丝柱固定。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层介质板的下表面还设置有分别与第一馈电探针、第二馈电探针连接的SMA接头。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S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为一开十字缝的圆形辐射贴片,所述L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为一中间开圆孔的方形辐射贴片,且该方形辐射贴片的圆孔直径大于所述圆形辐射贴片的直径,以使得方形辐射贴片与圆形辐射贴片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形成环形间隙,所述方形辐射贴片的四边具有不同大小的两对切角,且其中相对的两边中间开缝与不同大小的两对切角共同形成微扰,产生圆极化波。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形辐射贴片的尺寸与所述上层介质板的尺寸相当,所述圆形辐射贴片的尺寸小于方形辐射贴片的尺寸;所述下层介质板的尺寸大于上层介质板的尺寸。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上层介质板的尺寸为58mm×58mm×0.6mm,所述下层介质板的尺寸为85mm×85mm×0.6mm,所述圆形辐射贴片的半径为19mm,其十字缝的纵缝、横缝长度分别为32mm、29mm,宽度均为2mm;所述方形辐射贴片的边长为58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空气层的高度为5.4mm。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盘耦合铜片位于所述上层介质板的斜对角线上,所述十字耦合铜片的馈电一端位于S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及L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的中心处。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圆盘耦合铜片半径为2.5mm,其圆心距离S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及L频段的天线辐射贴片的中心处距离为19mm;所述十字耦合铜片的纵、横长分别为18mm,8mm,宽均为2mm。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能用于北斗一代L频段信号发射和S频段信号接收,实现北斗一代的定位和短报文通信功能;天线由FR4覆铜板及填充空气层组成,具有低剖面、高增益、低成本、宽频带和加工可允许误差大等优点,可很好地应用于北斗导航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天线在L频段反射系数图。
图4为天线在频率为1.616GHz时的轴比图。
图5为天线在频率为1.616GHz增益图。
图6为天线在S频段反射系数图。
图7为天线在频率为2.492GHz时的轴比图。
图8为天线在频率为2.492GHz时的增益图。
图9为天线在发射端口工作频段(L频段)时的两端口间隔离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895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印刷电路的玻璃
- 下一篇:一种防腐医疗用植入式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