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命体征测量装置、生命体征显示方法和程序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9181.8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07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隆行;石锅祐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145;A61N1/39;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吴立;邹轶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命 体征 测量 装置 显示 方法 程序 | ||
一种生命体征测量装置,包括:测量部,该测量部配置为测量被检者的生命体征;接收部,该接收部配置为接收从源测量装置传送的被检者的生命体征;显示部,该显示部配置为显示由测量部测量的生命体征和由接收部接收的生命体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配置为产生要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显示画面,该控制部配置为基于生命体征是否是由接收部接收的生命体征而改变显示画面上的生命体征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命体征测量装置,一种生命体征显示方法,以及一种程序。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了多种用于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呼吸和体温等)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作为生命体征测量装置,已知例如所谓的床边监控器、转运监控器、除颤器和遥测仪等。
在这样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中,测量条件取决于装置而大大不同。例如,床边监控器主要置于医院的病房中,并且不移动地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相对而言,转运监控器经常用于例如使用床的患者转运(即,处于移动状态)。除颤器经常在手术室等中使用,或者配备在救护车等中。
优选地,这样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的显示画面构造为将患者的状态(各种参数的测量值和波形)以容易理解的方式传达给使用者(主要是医生或护士)。在下文中,将描述生命体征测量装置中的显示画面的相关技术。
例如,JP-A-2014-61181公开了用于从与血压脉搏波有关的图像的背景色中区分与心电图测量有关的图像的背景色的技术。JP-A-2009-139624公开了用于X射线CT或超声波诊断的图像诊断装置,并且其中色调根随图像模式而改变。
如上所述,有许多种类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因此,取决于测量条件,测量值和波形的正确性不同。考虑在移动期间通过使用转运监控器测量的各种参数的值(心电图等),以及在患者静止期间通过使用床边监控器测量的各种参数的值(心电图等),例如,后者的值通常测量精度较高。
生命体征测量装置等的网络化已经发展,并且能够使用通过另一个生命体征测量装置测量的测量值和波形。因此,在生命体征测量装置中,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在静止状态测量的生命体征和在运动状态测量的生命体征混杂在同一显示画面上。还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即生命体征的测量精度根随生命体征测量装置是高性能型还是通用型而不同。在此情况下,优选的是生命体征测量装置的使用者不仅能够知晓测量值和波形,还能够知晓测量条件(诸如测量装置的类型、振动状况、测量装置的功能和测量环境(测量是否在室外进行))。
然而,包括JP-A-2014-61181和JP-A-2009-139624中公开的技术的现有技术没有提出或教导任何关于在识别测量条件后参考生命体征的技术。即,不能在识别测量条件后参考生命体征,并且因此存在使用者可能进行错误诊断的问题。
发明概述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生命体征测量装置、生命体征显示方法和程序,其中能够在识别测量条件之后参考生命体征。
生命体征测量装置可以包括:测量部,该测量部配置为测量被检者的生命体征;接收部,该接收部配置为接收从源测量装置传送的被检者的生命体征;显示部,该显示部配置为显示由测量部测量的生命体征和由接收部接收的生命体征中的至少一个;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配置为产生要显示在显示部上的显示画面,该控制部配置为基于生命体征是否是由接收部接收的生命体征而改变显示画面上的生命体征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例1的生命体征测量系统1的构造的框图。
图2是示出实施例1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10的构造的框图。
图3是示出实施例1的生命体征测量系统1的操作流程的时序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1的显示画面的实例的概念图。
图5是示出实施例1的生命体征测量装置10的构造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光电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91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