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及其注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9545.2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4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材;丁任举;王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尼龙 复合材料 笔记本电脑 及其 注塑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壳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及注塑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笔记本电脑作为便携式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娱乐等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们在追求其高度的运算速度的同时,对笔记本电脑的体积以及笔记本电脑是否更加轻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笔记本电脑作为高速计算工具,随着其高速的处理数据的同时,各元器件将产生大量的热,散热性能也是体现笔记本电脑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笔记本电脑的重量以及散热性能均与笔记本电脑的底壳密切相关,现有的笔记本电脑底壳存在重量大,散热性能差,磕碰容易产生裂纹甚至损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底壳,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质量轻,散热性好的笔记本电脑底壳。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底壳,包括底板和与底板外周相连接的边框,所述边框位于底板的同一侧,所述底板包括内尼龙玻纤维层和外注塑层,所述边框为塑料边框,其与外注塑层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底板上设有散热区域,所述散热区域内阵列设置有第一散热孔,所述边框包括前边框、后边框和侧边框,所述后边框与电脑显示屏铰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散热区域包括依次设置在两侧边框之间的第一散热区域、第二散热区域、第三散热区域和第四散热区域,靠近所述第四散热区域的侧边框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散热区域相对应的第二散热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前边框与所述侧边框以及所述后边框与所述侧边框圆角过渡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侧边框上开设有不少于一个的USB口和网口,所述USB口和网口为上端开口的U型孔。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笔记本电脑,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电脑主板、上盖板和显示屏,所述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与上盖板卡接形成腔室,所述电脑主板设置在所述腔室内,所述笔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的后边框与所述显示屏铰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的注塑工艺,用于制造如上述所述的笔记本电脑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裁剪尼龙玻纤维板;
步骤2、使用上表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裁剪后的所述尼龙玻纤维板一侧的外注塑层和边框;
步骤3、使用下表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步骤2中的所述尼龙玻纤维板的另一侧的外注塑层;
步骤4、将完成注塑的笔记本电脑底壳进行机加工,形成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USB口和网口。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2中,在所述使用上表面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前将裁剪后的所述尼龙玻纤维板进行真空吸附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3中,在所述下表面注塑模具注塑成型前将步骤2中的所述尼龙玻纤维板进行真空吸附定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步骤4后还包括对步骤4中的尼龙玻纤复合材料笔记本电脑底壳进行如下步骤的后处理:
步骤5、进行周边拉丝或喷砂表面处理;
步骤6、进行清洗和电抛处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笔记本电脑底壳的底板内设有尼龙玻纤维层,由于尼龙玻纤维板材具有强度高、韧性高和质量轻的优点,加之具有金属材料的导热性,使得应用该底板的笔记本电脑的底壳具有质量轻、导热性好的优点。除此之外,外注塑层与边框一体注塑成型,制造工序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笔记本电脑底壳的底板的剖视图。
图中:
1、底板;2、边框;3、散热区域;4、第一散热孔;5、第二散热孔;6、USB口;7、网口;11、内尼龙玻纤维层;12、外注塑层;21、前边框;22、后边框;23、侧边框;31、第一散热区域;32、第二散热区域;33、第三散热区域;34、第四散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泰逸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95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电池ID的动态配置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