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车协同避撞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0360.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3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强;李克强;徐彪;胡满江;秦洪懋;徐成;秦晓辉;边有钢;郑洋;王迪;李升波;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W30/09 | 分类号: | B60W30/09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6 | 代理人: | 朱登河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协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多车协同避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行驶车辆监测自车的制动工况;
2)当某辆车的制动工况超过设定制动阈值时,则该车被记为首车,首车后方的车辆被记为后车,且首车和各后车共同被记为制动车辆队列;否则,返回步骤1);
3)首车将其作为首车的信息输送至各后车;
4)各后车接收到首车信息后,将自车的车况信息输送给首车;
5)首车接收各后车的车况信息后集中规划各后车的制动加速度,并将期望加速度输送给相应的后车;
6)各后车接收期望加速度,并按照期望加速度对自车进行控制。
7)若各后车停止,则停止控制;否则,返回步骤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车协同避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首车利用基于MPC的多车协同避撞方法集中规划各后车的制动减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车协同避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期望加速度ai,des(k)由下述公式获得:
约束条件:
i=1,2,…,N;j=1,2,…,Np
其中:i为制动车辆队列中的车辆序号;j为预测步;k为当前步;Δt为离散时间;mi为第i辆车的质量;Li为第i辆车的长度;xi(t)和vi(t)分别为t步第i辆车的车头位置和速度;xi(k+j|k)、vi(k+j|k)和ai(k+j|k)分别为在k步预测的k+j步第i辆车的车头位置、速度、加速度;ai,des(k+j-1|k)为在k步预测的k+j-1步第i辆车的期望加速度;τ为表征车辆响应延迟的时间常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036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轨旁设施扫描装置
- 下一篇:用于起动混合动力车辆的发动机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