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1004.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彦;李东风;刘智信;邹弋;李春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0/06 | 分类号: | C10G7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脱除 含氧轻烃中 氧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轻烃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
背景技术
轻烃是宝贵的乙烯、丙烯工业原料和化工资源,是具有较高附加值的大宗化学品。许多工业装置产出的轻烃气(如乙烯、丙烯等)都含有不少的氧气。这种含氧轻烃气在聚烯烃生产工业中有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另外,轻烃气中氧气的存在不仅会降低聚烯烃反应高效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和收率,而且会影响生产出聚合物的性能。因此,轻烃气的脱氧净化处理对于下游的聚烯烃生产至关重要。
目前对于轻烃气体的脱氧净化处理,相关专利文献和工业生产中均是通过脱氧催化剂实现。脱氧催化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负载贵金属的催化加氢脱氧剂。这种脱氧剂活性较高,脱氧容量大,但价格昂贵,容易发生加氢副反应,使用较少。还有一类是化学吸附型脱氧剂,此类脱氧剂不存在副反应,但对原料气氧含量有限制,脱氧容量小,需要频繁再生,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着需要设计双塔切换工艺等缺点。现阶段国内用于乙烯、丙烯等轻烃气脱氧净化的催化剂主要是第二类化学吸附型脱氧剂。但这类脱氧剂只能满足氧含量低于100ppm的轻烃气体的精脱氧,而对于氧含量高于500ppm乃至5000ppm的轻烃气体无法达到脱氧要求。
CN 102850159A公开了一种采用碱金属氧化物改性的纳米级二氧化钛为载体的脱氧催化剂,室温下的脱氧深度较高,但制备工序复杂,且烯烃气体含氧量不宜过高。
CN 101745391A提出了一种以Pd为主活性组分,Ag、Au等为助活性剂组分的脱氧催化剂,具有抗毒能力强,床层不易飞温的优点。但是这种脱氧催化剂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轻烃气体0.5-1.7%的损耗。
CN 101165030A公开了Mn-Ag双活性组分脱氧催化剂,脱氧效果较好。但所使用的混合物载体需要在1000℃以上煅烧3-8h,然后再粉碎、过筛。脱氧催化剂成本较高,且载体的比表面低,单位时间脱氧量较低,也会增加成本。
综上所述,现有的轻烃气脱氧都是通过脱氧催化剂来实现,存在着催化剂成本昂贵,轻烃气体有所损耗和脱氧容量低的问题。
随着我国轻烃产能的迅猛增长,对于轻烃气脱氧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针对现在脱氧催化剂产量和性能的不足,研究新的轻烃气脱氧技术有着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1)将含氧轻烃和非活泼性气体混合,得到稀释气;
(2)将所述稀释气和吸收剂送至吸收塔中进行接触,得到塔釜物料和塔顶未被吸收的富氧气,其中,所述吸收剂为C6-C8馏分;
其中,以所述C6-C8馏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C6-C8馏分含有8-50重量%的正庚烷、5-25重量%的正辛烷和30-70重量%的甲苯。
本发明的方法中,用C6-C8馏分代替脱氧催化剂作为含氧轻烃的吸收剂,大幅提高了脱氧容量,并且该方法工艺简单,无需使用乙烯、丙烯制冷机和膨胀机,降低了投资和消耗。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含氧轻烃气;2-非活泼性气体;3-稀释气;4-富非活泼性气体;5-吸收剂;6-轻烃气;7-补充的吸收剂;8-压缩机;9-冷却器;10-吸收塔;11-解吸塔;12-冷却器;13-塔釜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脱除含氧轻烃中氧气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1)将含氧轻烃和非活泼性气体混合,得到稀释气;
(2)将所述稀释气和吸收剂送至吸收塔中进行接触,得到塔釜物料和塔顶未被吸收的富氧气,其中,所述吸收剂为C6-C8馏分;
其中,以所述C6-C8馏分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C6-C8馏分含有8-50重量%的正庚烷、5-25重量%的正辛烷和30-70重量%的甲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