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关键变量的冗余纠错码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1038.2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6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闫允一;郭宝龙;宁伟康;王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21 | 代理人: | 李炳辉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关键 变量 冗余 纠错码 防护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关键变量的冗余纠错码防护方法,主要包括奇偶校验+反向码的编码、奇偶校验+反向码的解码和奇偶校验+反向码的码字刷新三个过程:通过冗余编码,可以纠正变量在生存周期内因为单粒子效应而产生的错误,保证了变量的可靠性。编码是基于重复码和奇偶校验码,编码及解码过程简单,运算量小,不会占用系统过多的资源;在变量生存周期内,对传输变量进行刷新,缩短变量的生存周期,对生存周期较长、粒子辐射严重的环境下,可以很好的保证关键变量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关键变量的冗余纠错码防护方法,用于在程序中对关键变量进行检错和纠错,保证传输变量的正确性。
背景技术
DSP系统在太空运行的过程中,易发生单粒子效应,在DSP工程代码中,有些代码模块执行频率低,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概率相对较小,我们将这些模块称为非敏感区域;有些代码模块执行频率高,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概率相对较大,我们称这些模块为敏感区域。容易理解,执行频率越高,意味着数据读写次数较多,对程序执行过程影响较大,所以在对DSP系统进行软防护的过程中,敏感区域的防护至关重要。
关键变量主要是指程序的大循环控制变量、有限状态机控制变量、重要的全局指针、重要的全局标志等。
关键变量对信号处理流程起至关重要的控制作用,其正确性关系到DSP程序运行的总体进程,可能导致信号处理结果的大范围错误。这些关键变量,诸如循环变量、全局标志等,生存周期一般较长,而且读写的频率也比较高,其发生单粒子效应的概率相对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DSP工程代码中的关键变量进行冗余纠错码防护,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关键变量在生存周期内的正确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关键变量的冗余纠错码防护方法,其执行主要包括奇偶校验+反向码的编码、奇偶校验+反向码的解码和奇偶校验+反向码的解码的码字刷新三个步骤:
(1)所述的奇偶校验+反向码的编码,其操作方法是,
对于关键变量I,如果关键变量I的数据长度为二进制的m位,将其记为(amam-1…a1),对变量I进行奇偶校验,这里可以采用奇校验或者偶校验方式,在进行后续的校验中,保持一致即可满足,得到校验后的变量(amam-1…a1C1),其中C1为校验位;
对关键变量I按位取反,得到变量将其记为(bmbm-1…b1),对变量进行奇偶校验,这里可以采用奇校验或者偶校验方式,在进行后续的校验中,保持一致即可满足,得到奇偶校验后的变量(bmbm-1…b1C2),其中C2为校验位;
将添加奇偶校验后的变量插入到添加奇偶校验后的变量I之后,构成传输变量,记作(amam-1…a1C1bmbm-1…b1C2);
(2)所述的奇偶校验+反向码的解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检错,对于长度为L的传输变量,将其高L/2位和低L/2位分别取出;将高L/2位和低L/2位按位作同或运算,得到检错参量S,若检错参量S等于0或者1,则表明传输变量没有出现错误,通过编码取出变量;如果检错参量S不等于0且不等于1,则表明传输结果出错,执行步骤2;
步骤2,纠错,逐位检测S,S中除最末位外不为0的位则对应为出错的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皮肤病人的病床保护罩
- 下一篇:头皮夹发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