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怠速状态下尾气颗粒捕捉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1191.5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舫;高朝辉;尚明;张晓辉;沈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贤喆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状态 尾气 颗粒 捕捉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尾气排放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颗粒捕捉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为防治大气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公众健康,各国对于汽车尾气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柴油发动机在颗粒(PM)排放的控制中引入了DPF装置(DieselParticulateFilter),该装置是不仅可以收集车辆尾气中的颗粒,而且可以通过再生的方式来燃烧消除掉捕集器中的颗粒物。
触发再生的边界条件是由发动机控制器中的DPF颗粒模型计算出的颗粒量来决定的。
在常规的颗粒量计算方法中,主要通过车辆的行驶里程,DPF两端的压差,发动机的运行负荷来综合计算DPF的颗粒量。但是这种控制逻辑无法覆盖到整车长怠速情况下颗粒实际的增长。
因为在长怠速的情况下,行驶里程没有增加,DPF两端压差在很小的排气流量的情况下变化有限,因此不能很好的反应长怠速工况下实际颗粒的增长量,而导致DPF过载甚至堵塞后驾驶人员仍然没有被提醒去进行有效的再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怠速状态下尾气颗粒捕捉器控制方法,该方法设定了车辆怠速的标准,当车辆进入到怠速状态时启用怠速颗粒控制方式,并且增加了颗粒捕捉器的过载提醒的功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车辆在发生堵车、等人等长期怠速状态出现污染排放急剧增加的问题,保护了环境。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辆怠速状态下尾气颗粒捕捉器控制方法,设定发动机转速阈值、车速阈值和颗粒量阈值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同时满足发动机转速低于发动机转速阈值、车速低于车速阈值时说明车辆进入怠速工况,此时控制器记录下车辆进入怠速工况时的尾气颗粒捕捉器的初始颗粒量;
S2:计算怠速工况下的怠速颗粒累积量;怠速颗粒累积量M由喷油量Q和发动机转速N的函数f(Q,N),得到,M=∫f(Q,N)dQ,f(Q,N)通过模拟实验得到;
S3:计算颗粒总累积量并进行判定,当颗粒总累积量超过颗粒量阈值后,控制器提醒驾驶员尾气颗粒捕捉器的颗粒量超标;颗粒总累积量=初始颗粒量+怠速颗粒累积量。
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利用环境修正系数对怠速颗粒累积量进行修正的步骤;所述环境修正系数包括水温修正系数αT1、环境温度修正系数αT2、海拔高度修正系数αH;
其中,αT1通过水温函数f(T1,t)得到,
αT2通过环境温度函数f(T2,t)得到,
αH通过海拔高度函数f(H,t)得到,
t为怠速工况的时间,T1为发动机水温,T2为车辆周围环境温度,H为车辆当前位置的海拨高度;
水温函数f(T1,t)、环境温度函数f(T2,t)和海拔高度函数f(H,t)通过模拟实验得到;
所述怠速颗粒累积量M为:
M=∫f(Q,N)dQ*(αT1+αT2+αH)=∫f(Q,N)dQ*[∫f(T1,t)dt+∫f(T2,t)dt+∫f(H,t)dt]。
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利用燃烧修正系数对怠速颗粒累积量进行修正的步骤;所述燃烧修正系数包括柴油共轨系统油轨压力系数βP和喷油提前角系数βθ,
其中,βP通过水温函数f(P,t)得到,
βθ通过环境温度函数f(θ,t)得到,
t为怠速工况的时间,P为柴油共轨系统油轨压力,θ为喷油提前角;
水温函数f(P,t)和环境温度函数f(θ,t)通过模拟实验得到;
所述怠速颗粒累积量M为:
M=∫f(Q,N)dQ*(βP+βθ)=∫f(Q,N)dQ*[∫f(P,t)dt+∫f(θ,t)d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1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