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组核酸片段RecCR020260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1321.5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92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发松;喻辉辉;张学堂;邱树青;张小波;雷昉;姚玥;冯芳;李菁;韦懿;陈光;何予卿;陈国良;田冰川;张启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1;C12Q1/6895;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100045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组 核酸 片段 reccr020260 及其 检测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了重组核酸片段及其检测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了含有重组核酸片段的水稻植株的选育方法,利用分子标记对重组植株进行前景选择和背景选择,获得了含有重组核酸片段的水稻植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利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选育含有重组核酸片段的水稻植株,以及由此而获得的重组核酸片段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褐飞虱,学名Nilaparvata lugens(),属同翅目,飞虱科。褐飞虱是单食性害虫,仅取食水稻,具有喜温、抗寒能力弱、生长周期短、远距离迁飞、暴发性和猖獗性等特征。褐飞虱是典型的刺吸式害虫,以取食韧皮部和木质部汁液为生,取食量大、繁殖快,一旦大爆发,可造成受害区域颗粒无收。此外,还可以传播水稻病毒病(如: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对水稻生产也造成严重危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野生稻和栽培稻中已经鉴定超过30个抗褐飞虱位点。由于褐飞虱表型鉴定的复杂性,导致近几年才克隆Bph14、Bph26和Bph3等个别基因(Du等,PNAS.2009,106(52):22163-22168;Tamura等,Sci Rep.2014,4:5872;Liu等,NatureBiotechnology.2015,33:301-305)。另外,随着抗褐飞虱品种在生产中的不断利用,褐飞虱对品种的适应能力逐渐增强。一些在生产上广泛利用的抗性品种正逐渐丧失对褐飞虱的抗性(Deen等,Rice Genet Newsl.2010,25:70-72)。
目前,褐飞虱防治仍依靠化学农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污染环境,而且促使褐飞虱抗药性增强。由此可见,抗褐飞虱新品种的培育需求非常迫切。
发明内容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重组核酸片段,其选自:i)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485-591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或其互补序列;ii)包含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序列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或其互补序列;iii)包含SEQ ID NO:2所示序列629-875位核苷酸的序列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或其互补序列;iv)包含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序列或其片段或其变体或其互补序列;以及以上片段的组合。在一实施方案中,所述重组核酸片段为基因组重组核酸片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