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及其搜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1952.7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里;吴长越;姜景春;杨传科;陈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C9/02 | 分类号: | B63C9/02;B63C9/04;B63C9/20;G01S19/17;H04W4/00;H04W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尹兵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海上 搜救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
至少一第一搜救设备,所述的第一搜救设备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一ZigBee应用通信模块、定位模块、AIS模块、第一北斗通信模块;
至少一第二搜救设备,所述的第二搜救设备上设有依次连接的第二ZigBee应用通信模块及第二北斗通信模块;
个人设备,所述的个人设备上设有第三ZigBee应用通信模块;
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所述的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包含依次连接的第三北斗通信模块及电子海图模块;其中
所述的第一搜救设备的定位模块通过定位卫星网络获取定位信息,所述的第一ZigBee应用通信模块、第二ZigBee应用通信模块及第三ZigBee应用通信模块之间自组网形成无线通信网络传递定位信息;所述第二搜救设备将定位信息经第二北斗通信模块、北斗卫星网络及第三北斗通信模块传递至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的电子海图模块中;
所述的第一搜救设备的AIS模块对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进行编辑后形成搜救信息,并经第一北斗通信模块、北斗卫星网络及第三北斗通信模块传递至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的电子海图模块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搜救设备为搜救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搜救设备为搜救飞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个人设备为救生衣、救生筏、救生圈和/或救生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信息包含时间、日期及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搜救信息包含时间、日期、位置、水上移动通信业务标识码及短信息。
7.一种主动式海上搜救方法,包含若干台第一搜救设备及若干台第二搜救设备用于对个人设备进行搜救,其特征在于,该搜救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第一搜救设备的定位模块通过北斗卫星网络获取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发送至第一ZigBee应用通信模块及AIS模块;
S2、第一ZigBee应用通信模块、第二ZigBee应用通信模块及第三ZigBee应用通信模块之间自组网形成无线通信网络传递定位信息;
S3、第二搜救设备将定位信息经第二北斗通信模块、北斗卫星网络及第三北斗通信模块传递至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的电子海图模块中;
S4、第一搜救设备的AIS模块对定位模块获取的定位信息进行编辑后形成搜救信息,并经第一北斗通信模块、北斗卫星网络及第三北斗通信模块传递至岸台或地面控制中心的电子海图模块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动式海上搜救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含步骤S5;所述的步骤S5包含:
S5、若干台第一搜救设备之间通过AIS模块传递搜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19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机智能监控器
- 下一篇:组合式电力水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