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2620.0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平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体 探伤 检测 红外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伤装备,特别涉及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
背景技术
阀体是重要的经济型钢材产品,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随着中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阀体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无损检测技术是保证阀体产品质量与性能、稳定生产工艺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一种新的阀体无损检测技术——红外探伤受到阀体企业的青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包括主机架、传输装置、预湿箱、电机、感应圈、红外扫描仪和计算机,所述传输装置包括输送机架、输送辊和输送带、所述输送辊水平等间距排列在输送机架上,所述输送带将预湿箱、感应圈、红外扫描仪连接在一起,所述预湿箱内部设有喷头,所述电机位于预湿箱上方,所述电机与传输装置相连,所述感应圈位于预湿箱右侧,所述红外扫描仪位于感应圈右侧,所述红外扫描仪内设置红外扫描器和喷标枪,所述计算机位于红外扫描仪右边,所述计算机与红外扫描仪通过信号处理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输送辊两边设置挡板。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置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
优选的,所述当挡板上设置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与计算机相连。
优选的,感应圈上方设置温度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和LED。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所述输送辊道两边设置挡板,可以防止阀体在探伤输送的过程中从两边掉落,所述挡板上设置CCD摄像头,所述CCD摄像头与计算机相连,可以对将要探伤的阀体进行实时监测,所述挡板上设置速度感应器,所述速度感应器与计算机相连,可以监测阀体的速度,感应圈上方设置温度报警装置,所述温度报警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和LED灯,可以对阀体的温度进行监测,当超过预设值时,LED灯会发光预警,该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具有检测速度快、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主机架、2-传送装置、3-预湿箱、4-电机、5-感应圈、6-红外扫描仪、7-计算机、8-输送机架、9-输送辊、10-输送带、11-喷头、12-温度报警装置、13-温度感应器、14-LED灯、15-红外扫描器、16-喷标枪、17-信号处理器、18-挡板、19-CCD摄像头、20-速度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1.图1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阀体探伤检测的红外线装置包括主机架1、传输装置2、预湿箱3、电机4、感应圈5、红外扫描仪6和计算机7,所述传输装置2包括输送机架8、输送辊9和输送带10、所述输送辊9水平等间距排列在输送机架上9,所述输送带10将预湿箱3、感应圈5、红外扫描仪6连接在一起,所述预湿箱3内部设有喷头11,所述电机4位于预湿箱3上方,所述电机4与传输装置2相连,所述感应圈5位于预湿箱3右侧,感应圈5上方设置温度报警装置12,所述温度报警装置12包括温度感应器13和LED灯14,所述红外扫描仪6位于感应圈5右侧,所述红外扫描仪内6设置红外扫描器15和喷标枪16,所述计算机7位于红外扫描仪6右边,所述计算机7与红外扫描仪6通过信号处理器17相连,所述输送辊9两边设置挡板18。
此外图2所示,所述挡板18上设置CCD摄像头19,所述CCD摄像头19与计算机7相连,所述挡板18上设置速度感应器20,所述速度感应器20与计算机7相连。
将阀体放入传送装置2,阀体在输送辊9的带动下进入预湿箱3,预湿箱3对阀体预湿,随后阀体进入感应圈5,感应圈5对阀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阀体在输送带10的作用下进入红外扫描仪6进行红外扫描。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速度感应器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平,未经王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26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