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2635.7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海平 |
主分类号: | F16L11/12 | 分类号: | F16L11/12;F16L57/00;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9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双向 连接 软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领域,特别涉及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
背景技术
软管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部件。软管主要用作电线、电缆、自动化仪表信号的电线电缆保护管和民用淋浴软管,规格从3mm到150mm。小口径软管(内径3mm-25mm)主要用于精密光学尺之传感线路保护、工业传感器线路保护。市面上的软管耐高温性能差,一般通过在软管的管体上包裹钢丝编织层实现管体的耐高温性能,这种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管体的耐高温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在软管内层的矽胶层,能够使得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大大增加的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包括接口、钢丝编制层、抗老化覆层、矽胶层、高阻隔内层和内螺旋钢圈,钢丝编制层包覆设置在抗老化覆层的外部,抗老化覆层包覆设置在矽胶层上,矽胶层包覆设置在高阻隔内层上,以上结构构成软管的管体,接口设置在管体的两端,内螺旋钢圈设置在管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钢丝编制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
优选的,所述接口为橡胶软连接接口。
优选的,所述矽胶层的厚度为0.3mm。
优选的,所述抗老化覆层,包括覆皮、抗老化层和里衬,覆皮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外表面,里衬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内表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通过设置在软管内层的矽胶层,能够使得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大大增加;钢丝编制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由于钢丝编制层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直接接触外界,因此在其表面设置防腐层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空气水分对管体表面进行腐蚀,避免了管体表面的锈蚀;接口为橡胶软连接接口,这种软管能够起到抗震降噪,吸收管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位移的作用;矽胶层的厚度为0.3mm,这样能够在不影响主管体的流通横截面大小的情况下,使得矽胶层的耐高温性能发挥良好;抗老化覆层,包括覆皮、抗老化层和里衬,覆皮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外表面,里衬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内表面,相较于普通的只有抗老化层的覆层,本发明的抗老化覆层由三层结构,这样在起到抗老化的功能的同时,能够防止覆层发生形变,保持抗老化覆层的形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抗老化覆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接口,2——钢丝编制层,3——抗老化覆层,4——矽胶层,5——高阻隔内层,6——内螺旋钢圈,7——覆皮,8——抗老化层,9——里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出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包括接口1、钢丝编制层2、抗老化覆层3、矽胶层4、高阻隔内层5和内螺旋钢圈6,钢丝编制层2包覆设置在抗老化覆层3的外部,抗老化覆层3包覆设置在矽胶层4上,矽胶层4包覆设置在高阻隔内层5上,以上结构构成软管的管体,接口1设置在管体的两端,内螺旋钢圈6设置在管体的内部。
结合图2所示的抗老化覆层3,包括覆皮7、抗老化层8和里衬9,覆皮7设置在抗老化层8的外表面,里衬9设置在抗老化层8的内表面。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的耐高温型双向软连接软管,通过设置在软管内层的矽胶层,能够使得软管的耐高温性能大大增加;钢丝编制层表面设置有防腐层,由于钢丝编制层是直接暴露在空气中的,直接接触外界,因此在其表面设置防腐层能够有效的防止外界的空气水分对管体表面进行腐蚀,避免了管体表面的锈蚀;接口为橡胶软连接接口,这种软管能够起到抗震降噪,吸收管线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位移的作用;矽胶层的厚度为0.3mm,这样能够在不影响主管体的流通横截面大小的情况下,使得矽胶层的耐高温性能发挥良好;抗老化覆层,包括覆皮、抗老化层和里衬,覆皮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外表面,里衬设置在抗老化层的内表面,相较于普通的只有抗老化层的覆层,本发明的抗老化覆层由三层结构,这样在起到抗老化的功能的同时,能够防止覆层发生形变,保持抗老化覆层的形状。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海平,未经王海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2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