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真空抽气进行润滑的平面滚压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3111.X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0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朴钟宇;徐佳;周振宇;郑波;赵朦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P9/02 | 分类号: | B23P9/02;B23Q11/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刀具 加工表面 滚压刀具 冷却气体 喷嘴支架 真空抽气 滚珠 通孔 工件表面烧伤 致密 真空发生器 刀具本体 冷却喷嘴 气体润滑 润滑不良 连接筒 刀柄 上套 压入 气压 平整 贯穿 加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真空抽气进行润滑的平面滚压刀具,包括刀柄部分和刀具本体,刀具上设有贯穿所述刀具的通孔,通孔内设有连接真空发生器的管道;刀具连接筒上套装有喷嘴支架,冷却喷嘴固定在喷嘴支架上。本发明的刀具能够准确及时地了解在压入加工表面时刀具所受的静态初始力,且适应较不平整的加工表面,加工精度较高;本发明采用冷却气体进行润滑,通过冷却气体喷到接近滚珠的位置,利用四个真空发生口产生的气压差使加工表面与滚珠之间形成致密的气体润滑层,从而降低润滑不良引起的工件表面烧伤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切屑加工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利用真空抽气进行润滑的平面滚压刀具。
背景技术
滚压法是无切屑加工的一种,它不仅可以达到很高的光洁度,而且可提高被加工零件的机械性能,同时辅以合适的加工工艺,可以实现表面晶粒细化,甚至是纳米化。滚压法的实质是利用高硬度的无刃工具——钢珠或滚子,使其对被加工表面造成局部高压。由于工具沿被加工表面滚动,形成了表面材料的弹性-塑性变形,使前一工序留于表面的微观凸峰被碾平,表面形成了一定厚度的强化层。由于表面平滑,硬度提高,零件的耐磨性和疲劳强度就大为改善。同时通过表面结构的致密化改进,提升构件表面抗高温和耐腐蚀的性能。通过这种一步法的加工模式,期望可以得到从毛坯到产品的快捷加工过程,同时该产品拥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滚压刀通过刀柄与铣床等机床的主轴连接,带动刀具转动,从而带动刀头上的滚珠在工件表面滚动来实现滚压加工。目前常见的滚压刀压力调节机构多是弹簧,滚压余量难以控制,滚压余量过大,零件表面局部应力加大,容易形成破裂、起鳞,反而降低了表面质量。滚压刀滚压余量太小,不能使待加工表面的波峰压下去,达不到理想的粗糙度。
同时滚压是滚珠与工件表面进行接触,现有的润滑方式润滑效果不理想,容易因润滑不良而导致工件表面烧伤,影响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通过真空抽气形成致密润滑层从而显著提高润滑效果,降低工件表面烧伤风险的平面滚压刀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利用真空抽气进行润滑的平面滚压刀具,包括刀柄部分和刀具本体,所述刀柄部分包括刀柄和刀柄连接块,所述刀柄与所述刀柄连接块连接,所述刀具本体包括刀具连接筒和位于刀具连接筒下部的滚珠组件,所述刀柄连接块与所述刀具连接筒的上端连接,所述刀具本体还包括承力板、力传感器、传感器固定座和优力胶,所述刀具连接筒自上而下依次布置承力板、力传感器、传感器固定座、优力胶和滚珠组件,所述刀柄连接块与所述承力板连接,所述承力板与所述传感器固定座之间间隙配合,所述传感器固定座内安装所述力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固定座与所述优力胶固定连接,所述优力胶与所述滚珠组件固定连接;滚珠组件包括支承座、滚珠和保持架,所述保持架固定在所述支承座的下部,所述滚珠安装在保持架内;
所述刀柄在竖直方向上开有中心孔,所述承力板内设有与所述刀柄上的中心孔连通的四个均布的吸气孔,所述传感器固定座、优力胶、支承座和保持架内均开有与上述四个吸气孔相对应的通孔,吸气总管穿过所述刀柄上的中心孔,吸气分管穿过所述承力板、传感器固定座、优力胶、支承座和保持架上的通孔,所述吸气分管在承力板内与所述吸气总管连通;
所述刀具连接筒上套装有喷嘴支架,所述喷嘴支架通过轴承固定在刀具连接筒上,冷却喷嘴固定在所述喷嘴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吸气总管的上端连接抽真空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喷嘴支架呈环形,喷嘴支架与轴承过盈配合,所述冷却喷嘴设有沿喷嘴支架均布的多个,冷却喷嘴的喷嘴口朝向滚珠。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喷嘴通过管道连接冷气发生器和气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31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的轴承加热器
- 下一篇:一种齿形联轴器上的外齿轴套的焊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