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式视觉窄边框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5044.5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铭;林子祥;黄彦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G06F3/0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国 |
地址: | 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视觉 边框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光学式视觉窄边框的触控显示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利用光折射原理实现视觉窄边框技术之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与设计多样化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外埠输入接口。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面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应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移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以及笔记本电脑(laptopPC)等。
而随着科技之进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电子制造商们纷纷以美观、轻、薄、窄为目标,同时又希望其液晶屏幕能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液晶屏幕四周的边框区由于不具有显示效果,且边框区的存在也影响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因此,电子制造商们皆致力于研发边框微缩技术。
然而,边框区的最小化有其实践上之限制,现今的边框微缩技术多以线路微缩为主,且目前线路微缩已达到10/10水平,若再追求线路微缩则需要付出高额的制造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多数电子制造商逐渐倾向于视觉窄边框技术。
已知的视觉窄边框技术是利用光学折射原理制作出有凸透镜功能的保护面板,在用户观看屏幕时达到屏幕放大的效果,以及视觉上边框缩小的错觉,达到窄边框的诉求。
然而,虽然视觉上边框达到缩小的效果,但保护面板为了具有屏幕放大的效果,其凸透镜功能确让整体的厚度变厚以及变重,违背了变轻、变薄的诉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视觉窄边框技术违背了变轻、变薄等诉求之缺点,本案申请人秉持精益求精的良善动机,提出一种光学式视觉窄边框的触控显示装置,在实现视觉上窄边框效果的同时,亦不会增加装置整体之厚度及重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是采取以下之技术手段予以达成,其中,本申请之光学式视觉窄边框的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一液晶显示模块,其具有一液晶显示器、一胶框以及一封装边框,该胶框与该液晶显示器之外侧表面相连接,该封装边框与该胶框外侧表面相连接,且与该液晶显示器、该胶框共同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与该液晶显示器外缘表面具有一第一距离;一触控感测模块,其与该液晶显示模块相贴靠,且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该触控感测模块具有一边框油墨区,该边框油墨区外缘贴靠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且该边框油墨区内缘与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具有一第二距离;一覆盖层部,其与该触控感测模块相贴靠,该覆盖层部具有一微结构部,该微结构部邻靠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其中,该第一距离的长度大于该第二距离的长度,使得该液晶显示器外缘表面所投射的光会通过该触控感测模块至该微结构部,该微结构部将光折射至垂直于该边框油墨区的方向并投射出该覆盖层部外。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覆盖层部包括有一保护面板(coverlens),该保护面板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贴靠该触控感测模块,而该微结构部位在该第二表面之上。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下肢动作感测装置更包括一外壳,该外壳具有一连接单元,该覆盖层部包括有一保护面板(coverlens),该保护面板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贴靠该触控感测模块,而该微结构部位在该第二表面之下。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覆盖层部更包括有:一保护面板(coverlens),其贴靠该触控感测模块;一黏合层,其位在该保护面板上;一保护膜(protectivefilm),其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贴靠连接该黏合层,而该微结构部位在该第四表面之上。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覆盖层部更包括有:一保护面板(coverlens),其贴靠该触控感测模块;一黏合层,其位在该保护面板上;一保护膜(protectivefilm),其具有相对应的一第三表面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贴靠连接该黏合层,而该微结构部位在该第四表面之下。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微结构部更包括有复数个微结构体,该微结构体其为一直角三角柱结构,该微结构体具有相互垂直的一侧边面及一底边面,且直角所对应平面定义为一斜边面;该侧边面与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相平行,且该斜边面位在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与该侧边面间。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底边面沿该封装边框内侧表面垂直方向延伸不大于500微米(μm)。
在本申请较佳实施例中,该侧边面沿该底边面垂直方向延伸不大于500微米(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0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量子点彩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基于电致折射率改变的3D显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