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5467.7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6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增林;曹嫣镔;曹功泽;郭辽原;胡婧;徐闯;段传慧;宋欣;徐登霆;刘涛;巴燕;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源 微生物 油藏 适应性 评价 方法 | ||
1.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与原油作用效果评价
与原油作用效果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如下:向容积为1L的锥形瓶中加入0.5L目标油藏的地层水;加入针对目标油藏筛选出的内源激活剂,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目标油藏的原油20~50g,原油粘度为μ0,搅拌均匀;在目标油藏温度和压力下进行静态培养,培养时间为7~15d;培养时间结束后,测定原油的粘度,测定值为μ1,计算降粘率值A的大小;
(2)单管岩心驱油效果评价
单管岩心驱油效果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如下:装填与目标油藏渗透率相同的模拟岩心3组,其中一组为空白对比岩心,其余两组为平行实验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在目标油藏温度下饱和目标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一次水驱,3组岩心均一次水驱至目标油藏目前的采出程度为止;空白岩心注入0.1~0.3PV地层水,两组对比岩心分别注入0.1~0.3PV的内源激活剂;培养7~15d后进行二次水驱,3组岩心均二次水驱至采出液含水100%为止,计算单管岩心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平均幅度E1;
(3)双管岩心驱油效果评价
双管岩心驱油效果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如下:装填与目标油藏渗透率极差相同的模拟岩心3组,其中一组为空白对比岩心,其余两组为平行实验岩心;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在目标油藏温度下饱和目标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饱和度;一次水驱,3组岩心均一次水驱至目标油藏目前的采出程度为止;空白岩心注入0.20~0.40PV地层水,两组对比岩心分别注入0.20~0.40PV的内源激活剂;培养20~30d后进行二次水驱,3组岩心均二次水驱至采出液含水100%为止,计算双管岩心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平均幅度E2;
(4)三维物模驱油效果评价
三维物模驱油效果评价,其具体的评价方法如下:装填与目标油藏层数和渗透率相同的模拟岩心3组;岩心抽真空,饱和油藏地层水,计算岩心孔隙体积;在目标油藏温度下饱和目标油藏中脱水脱气原油,饱和至岩心出口产出液中含油100%为止,计算岩心的原始含油饱和度;根据目标油藏注采方式进行一次水驱,岩心一次水驱至目标油藏目前的采出程度为止;岩心注入0.30~0.50PV的内源激活剂;培养10~30d后进行二次水驱,二次水驱至采出液含水100%为止,计算三维岩心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幅度E3;
(5)评价方法的构建
根据步骤(1)、(2)、(3)和(4)的效果评价的结果,将内源微生物驱油藏的适应性分优、良、一般和差四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指标分别如下:
(1)等级-优:A≥50%,E1≥15%,E2≥12%,E3≥10%;
(2)等级-良:30%≤A<50%,12%≤E1<15%,8%≤E2<12%,5%≤E3<10%;
(3)等级-一般:10%≤A<30%,8%≤E1<12%,5%≤E2<8%,3%≤E3<5%;
(4)等级-差:A<10%,E1<8%,E2<5%,E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油粘度的测定采用旋转粘度计平衡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粘率值A,其值的大小为A=(μ0-μ1)/μ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源微生物驱油藏适应性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活剂由碳源、氮源和磷源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54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方向触发的微动开关笔
- 下一篇:一种带有USB插口的机械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