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电子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6467.9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6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晓 |
主分类号: | H01J1/13 | 分类号: | H01J1/13;H01J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子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子管。
背景技术
电子管,是一种最早期的电信号放大器件。被封闭在玻璃容器(一般为玻璃管)中的阴极电子发射部分、控制栅极、加速栅极、阳极(屏极)引线被焊在管基上。利用电场对真空中的控制栅极注入电子调制信号,并在阳极获得对信号放大或反馈振荡后的不同参数信号数据。早期应用于电视机、收音机扩音机等电子产品中,近年来逐渐被半导体材料制作的放大器和集成电路取代,但目前在一些高保真的音响器材中,仍然使用低噪声、稳定系数高的电子管作为音频功率放大器件。
目前的电子管在设计使用过程中,只有两个引脚,分别是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但是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阴极引脚或阳极引脚发生损坏,造成整个电子管报废,造成了资源的一种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子管,通过设计有多个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便于在其中一个引脚发生损坏时,防止电子管报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电子管,包括电子管瓷壳,安装在电子管瓷壳中的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所述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并列排布在电子管瓷壳中,所述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的个数为多个,均匀分布在电子管瓷壳的四周,且所述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通过螺纹与电子管瓷壳连接,所述电子管瓷壳呈正方体型状,并在电子管瓷壳上设置有散热孔。
所述散热孔为圆孔,均匀设置在电子管瓷壳的四周。
所述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大小相同、材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设置有多个阴极引脚和阳极引脚,便于在其中一个引脚发生损坏时还能够使用该电子管,提高电子管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中:1、电子管瓷壳,2、阴极引脚,3、阳极引脚,4、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新型电子管,包括电子管瓷壳1,安装在电子管瓷壳1中的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所述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并列排布在电子管瓷壳1中,所述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的个数为多个,均匀分布在电子管瓷壳1的四周,且所述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通过螺纹与电子管瓷壳1连接。所述电子管瓷壳1呈正方体型状,并在电子管瓷壳1上设置有散热孔4。
所述散热孔4为圆孔,均匀设置在电子管瓷壳1的四周。
所述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大小相同、材质相同,且阴极引脚2和阳极引脚3的长度为10-15mm。
本申请中没有详细说明的技术特征为现有技术。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晓,未经周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64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