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7038.3 | 申请日: | 2015-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88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上官博;肖俊峰;高松;于飞龙;张永宁;李园园;南晴;段静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磁力 叶片 动态 频率 测试 装置 | ||
1.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筒体(6),以及安装在真空筒体(6)内的前置摆架(3)和后置摆架(4),两个摆架上设置有转轴(2),该转轴(2)的一端伸出至前置摆架(3)外并与设置在真空筒体(6)外的驱动电机(8)输出轴相连,另一端伸出至后置摆架(4)外并设置有矩形齿轮(14),两个摆架之间的转轴(2)上设置有叶轮(1),该叶轮(1)包括轮盘(29)以及均匀设置在轮盘(29)周向上的若干个叶片(28);
真空筒体(6)内还包括设置在后置摆架(4)上用于根据矩形齿轮(14)转动测速的转速传感器(12),设置在前置摆架(3)上的接收天线(9)和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叶片(28)振动拾取位置上的应变片(30)和设置在轮盘(29)上的信号发射机(41)和发射天线,且应变片(30)通过应变片引线(33)与信号发射机(41)相连,以及用于使得叶片(28)激振的磁力激振器(15);
真空筒体(6)外设置有信号接收机(18)、多路信号控制器(19)、示波器(21)、转速表(22)、数据分析仪(23)和温度计(24),其中,温度传感器(11)通过温度传感器引线(26)与温度计(24)相连,接收天线(9)通过接收天线引线(25)与信号接收机(18)相连,信号接收机(18)输出端与多路信号控制器(19)输入端相连,转速传感器(12)通过转速传感器引线(27)与多路信号控制器(19),多路信号控制器(19)输出端分别与示波器(21)输入端、转速表(22)输入端和数据分析仪(23)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2)的一端通过联轴器(7)与设置在真空筒体(6)外的驱动电机(8)输出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筒体(6)外还设置有与多路信号控制器(19)相连的磁带记录仪(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筒体(6)内安装有两个平行设置的摆架轨道(5),前置摆架(3)和后置摆架(4)分别安装在该两个摆架轨道(5)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摆架轨道(5)均通过激振器支架(16)安装有一个磁力激振器(1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磁力激振器(15)采用长方体永磁铁(46)或者圆柱体永磁铁(49),长方体永磁铁(46)和者圆柱体永磁铁(49)分别安装于置于长方体磁铁安装盒(48)和圆柱体磁铁安装盒(50)内,长方体永磁铁(46)与长方体磁铁安装盒(48)内壁之间以及圆柱体永磁铁(49)与圆柱体磁铁安装盒(50)内壁之间均通过绝缘胶(47)填充,长方体磁铁安装盒(48)或圆柱体磁铁安装盒(50)固定在激振器支架(16),磁力激振器(15)与叶轮(1)保持水平距离1~30厘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磁力激振器(15)采用长方体永磁铁(46)时,长方体永磁铁(46)沿其长边平行于叶片(28)出气边方向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磁力激振的叶片动态频率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筒体(6)内还设置有转速传感器支架(12)和天线支架(10),转速传感器支架(12)一端固定在后置摆架(4)上,另一端为伸出端,转速传感器(12)设置在后置摆架(4)的伸出端上;天线支架(10)套装在转轴(2)上且一端固定在前置摆架(3)上,接收天线(9)和温度传感器(11)分别设置在天线支架(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70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