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7203.5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8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姜宏伟;潘海军;张玉琴;赵亚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71008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小气 延迟 高度 速度 测试 结构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试验领域,用来对试验机的高度速度参数进行测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飞行试验中,对于试验机高度速度的测试是通过测量大气动静压来完成的,而进行压力测试时,为了减少气路延迟带来的误差,要求压力传感器尽可能接近测试点。在进行失速尾旋试飞中,要求高度速度的测试结果不受气流的影响,即要在一个稳定的大气流场中进行,因此,需加装前支空速管,通过前支空速管将稳定的大气总压和静压引入机舱进行测试。为了得到稳定大气总静压,就必须对前支空速管的安装位置有所限制,在GJB1476《飞机试飞测试系统改装通用要求》中规定前支空速管要求安装在机头前方大于机身最大直径1.5倍以外的地方。因此,从前支空速管引静压和总压到机舱中的测试点大约有20米左右的气路,给高度速度的测试带来了大约0.1s左右的延迟。
另外,由于气路连接中有软管连接,还经常出现气路卡滞的现象,造成在进行空速校正时,实际测试结果无法与理论上的数据进行对比,无法判断输出规律,这一现象在某型号试飞中表现尤为突出。为了减少气路延迟以及排除气路卡滞现象,需对前支空速管进行深入研究。
在前支空速管中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此前没有在前支空速管中设置测试传感器的记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和方法,实现在飞行试验中对高度速度参数进行准确的实时采集。
该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包括前支空速管,在该前支空速管中设置一个高度速度传感器,该高度速度传感器根据其尺寸固定在离静压 口最近的位置,并与总压气路和静压气路密封连接,采用数字传输方式。
所述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方法,采用了上述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在离静压口最近的位置进行高度速度测试。
与传统的前支杆高度速度测试技术相比,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减少气路延迟以及排除气路卡滞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包括前支空速管1,在该前支空速管1中设置一个高度速度传感器3,该高度速度传感器3根据其尺寸固定在离静压口2最近的位置,并与总压气路和静压气路密封连接,采用数字传输方式。所述基于最小气路延迟的高度速度测试方法,采用了上述高度速度测试结构,在离静压口2最近的位置进行高度速度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未经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72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航母电磁弹射器通用制造工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结冰试验的飞机喷水桁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