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梯度磁性场聚氧排氮强氧化双向推流曝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7753.7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4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华彩龙;谢树宁;华楠;关品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楠;谢树宁 |
主分类号: | C02F7/00 | 分类号: | C02F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253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度 磁性 场聚氧排氮强 氧化 双向 推流曝气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和城乡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法处理工艺中的聚氧强氧化双向推流曝气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具有消化降解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和有些品种的无机物,并将这些物质转化成为简单无毒无害的物质的能力。实践证明,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水中有害的污染物质,具有投资少、效率高、操作简单、运行稳定、费用低、出水水质好、污泥沉降速度快、性能好,且可用作肥料等优点。在生物处理方法中,活性污泥法又以其基本没有臭味,处理所需时间短,处理增长率高等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该方法中,曝气是不可缺少的,其作用是供应充足的氧,并对混合液进搅拌,使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以便与废水进行充分接触混合进行降解、氧化;同时污泥里的絮状物也大量悬浮在污水中;搅拌和磁性处理能提供大量微小气泡,这些小气泡与水的界面存在较大的表面张力,于是在小气泡表面就吸附一层悬浮物,形成空心球漂浮在水面上,这就是气浮的作用,促进污泥的快速沉淀。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曝气方法有鼓风曝气法,机械搅拌法和射流曝气法等,但普遍存在充气能力和氧的利用率偏低,布气不均匀等缺点;经常堵塞或曝列,维修更换非常困难,其动力效益更低。到目前为止,国内外所有的曝气增氧装置的研发制造工艺都是原始的,全是简单,直接用机械方法,把普通空气送到水里,促使空气中的氧自然低效的混入水中,所以氧的利用率机械的动力效率很低。
与本发明相近的现有技术是专利号为201410031267.7的发明专利,专利名称是“净化增氧气浮曝气装置”,采用超短轴、飞刀形强力推流;并由高端高压风机通过无涡流储存供气仓调节供气量,再由无阻力导风管将富聚氧的高压空气大量送入供气仓,然后经过超短空心轴上的斜形吸气孔,进入超短空心轴内,再经过超短空心轴尾端的增压搅拌叶和该搅拌中心上的高速旋转磁力线的切割和增压搅拌变成很微小的气泡,最后被这里的高度真空负压区强力的抽吸而进入水里,微小气泡里的被激活的氧就在这高速旋流的水里充分混合溶于水里,从而达到高效增氧气浮曝气净化污水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改进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双向推流曝气装置、具有高梯度磁性场的聚氧排氮装置和氧的激活装置,达到提高曝气增氧的效果进而提高介质(污水)净化的效果的目的。
本发明是以物理学为基础,以分子原子物理学、磁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微生物学为主导,围绕着本发明所涉及的两个主体,即空气中的氧(O2)、污水里的水(H2O),充分认识氧和水的属性,比如氧(O2)的比重、氧化活泼性、顺磁性;水(H2O)的分子极性、渗透性、溶解性、表面张力等,去研发污水净化的技术方法。结合污水生物净化工艺,应用上述多学科知识研发制造本发明的高梯度磁性场聚氧排氮强氧化双向推流曝气机。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梯度磁性场聚氧排氮强氧化双向推流曝气机,由下述结构组成:在方形承重台平板7上方装有防护罩1、高压风机2和聚氧排氮装置3;在方形承重台平板7下方和外侧装有浮体;由潜水电机、极短空心轴和螺旋推流器构成推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浮体下方装有氧的激活装置12,氧的激活装置12由氧激活装置外壳40封闭,氧激活装置外壳40上端接通高压风机出气管4,下端有氧激活装置出风管38,氧激活装置外壳40内横向装有一排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通过稀土永磁环横穿定位螺丝41固定在氧激活装置外壳40上,左右相邻的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之间异性磁极相对,并由套在稀土永磁环横穿定位螺丝41上的稀土永磁环定位套管35隔开;
所述的聚氧排氮装置3由顶盖板37和侧壁均开有通气孔的外壳30、外壳30内有竖向成串安装的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构成,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通过稀土永磁环竖穿定位螺丝33固定在顶盖板37和底板之间;上下相邻的中间有轴向穿孔的稀土永磁环32之间同性磁极相对,并由套在稀土永磁环竖穿定位螺丝33上的稀土永磁环定位套管35隔开;外壳30下端开口连接高压风机进气管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楠;谢树宁,未经华楠;谢树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77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幕用水的自动清洁结构
- 下一篇:水软化器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