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7787.6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1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希明;胡婧;吴晓玲;孙刚正;徐登霆;宋欣;段传慧;徐闯;刘涛;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源 微生物 提高 收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驱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及代谢产物,改变原油的物化性质,改善原油流动性,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项综合性技术。只要提供适量的营养物质就可以激活油藏本源的微生物、通过微生物本身及其产生的代谢产物来提高原油采收率。与其他提高采收率技术相比,该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操作简便、不污染地层和环境等优势。
目前的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中,为了尽可能提高油藏中微生物的浓度,普遍采用富营养激活剂,而且注入激活剂的浓度一般保持不变,该注入方法不仅导致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成本增加,同时由于地层中的微生物长期处于寡营养状态,注入过高浓度营养物质会抑制地层大部分本源微生物的生长,只有少部分细菌得到激活,而且激活剂大量注入后,地层中细菌过度增殖到一定程度后会造成细菌之间营养及空间的竞争,反而造成菌量及细菌代谢活性的降低,从而降低微生物驱油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本发明将目标油藏的内源激活剂分为寡营养激活剂和富营养激活剂2个段塞依次循环注入油藏,该方法不仅降低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成本,同时解决了菌体无法广泛激活,菌体大量繁殖后代谢活性降低导致的驱油效果降低的问题。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源微生物驱油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目标油藏现场流体样品的采集
利用无菌的取样桶在目标油藏油井的井口进行流体样品的采集,样品的采集量为50~60L,采集完成后4h内送到实验室内进行油水分离,获得15~20L地层水。
(2)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分析
①样品预处理:将获得的地层水样品进行石油醚预处理,离心收集菌体,并进行镜检确定现场样品的细菌浓度;
②DNA的提取及PCR反应:将收集的菌体利用基因组提取试剂盒进行基因组提取,然后PCR反应扩增样品DNA模板中的16SV4区,扩增利用通用引物515F和806R,序列信息如下:515F-GTGCCAGCMGCCGCGGTAA,806R-GGACTACHVGGGTWTCTAAT;
③样品高通量测序及群落结构解析:样品高通量测序采用Illumina测序法。测序完成后,首先进行序列质量筛选,去除低质量的序列,剩余高质量的序列利用之间的重叠关系进行拼接,然后将拼接的序列聚为OUT,最后通过OUT与数据库的比对,对OUT进行物种注释,得到每个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3)内源激活剂及注入量的确定
内源激活剂由碳源、氮源和磷源组成,其中,碳源为葡萄糖、淀粉和糖蜜中的一种;氮源为玉米浆干粉、硝酸钠和尿素中的一种;磷源为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和磷酸氢二胺中的一种;内源激活剂的注入量为0.2PV~0.5PV。
(4)内源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的选择
内源激活剂现场分寡营养激活剂和富营养激活剂两个段塞依次循环注入,其中,寡营养激活剂段塞每轮次注入量为0.05PV~0.06PV,寡营养激活剂的碳源、氮源和磷源质量浓度分别为0.1%~0.2%、0.05%~0.1%和0.01~0.05%;富营养激活剂段塞每轮次注入量为0.05PV~0.10PV,富营养激活剂的碳源、氮源和磷源质量浓度分别为1.0%~2.0%、0.5%~1.0%和0.2%~0.5%。
(5)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评价
物理模拟驱油实验评价,具体步骤如下:
①岩心的填装,岩心渗透率为目标油藏渗透率;
②岩心抽真空、饱和地层水,测定岩心PV(孔隙体积);
③饱和原油,岩心老化7d,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
④一次水驱,水驱至采出液含水98%为止,计算一次水驱采收率;
⑤注入内源激活剂,其中对照岩心连续注入富营养激活剂,实验组岩心按照步骤(4)确定的工艺注入,对照岩心和实验组岩心的注入量相同;
⑥二次水驱,水驱至产出液含水100%为止,计算对照组岩心和实验组岩心的二次水驱提高采收率值,分析产出液中的群落结构及菌浓。
(6)现场试验及效果跟踪与分析
按照步骤(4)确定的内源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将内源激活剂注入目标油藏,并在试验过程中跟踪现场试验效果。
所述的内源激活剂现场注入工艺,还包括在每个循环之间注入100~200m3目标油藏的地层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77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IgA结合性肽以及利用其的IgA的纯化
- 下一篇:一种主动涡激振动抑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