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城镇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种植养殖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8430.X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0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孙以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以川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K6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255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镇 家庭 生产 单元 种植 养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涉及都市化的以城镇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种养殖技术,实现低成本和高效益的城镇家庭生态种养殖生产。
背景技术
城镇家庭式的生态种养殖必须和城镇家庭环境相配合,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为此,应当将立体循环有机蔬菜和牧草生产集成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家庭型技术集成系统。该系统体积紧凑,有利于降低有机蔬菜和牧草成本,降低时间成本,降低投入,是一般城镇家庭可以负担,同时充分利用空闲时间,配合牲畜的饲养,可以有效的解决牧区扶贫解困的问题,同时为保护草场生态环境做出有益的贡献。
传统上,农村庭院生产往往视为低效率。占用大量的人力、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投入和产出比严重失调。
因此,如何将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城镇家庭经济相互关联形成一种符合城镇家庭规模的新型技术集约型的生产系统,用以解决以城镇家庭为单位的所需多种有机蔬菜、牧草和水产品的生产,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以城镇家庭为单位的种养殖生产效率,在现代农业领域中开创一条前所未有的新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实现以城镇家庭为生产单元的种植养殖系统,该系统将置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并采用立体化循环密集生产,由人工提供种养殖所需的温度和光源,降低时间成本,降低投入,使一般城镇家庭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生产一般城镇家庭需要的蔬菜和水产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镇家庭种植养殖箱,所述种植养殖箱由植物生长柜6和水产养殖缸4组合而成,所述植物生长柜6为模块结构,由立柱7、箱门8和顶盖2构成空间,空间内为多层结构,结构之间的连接采用标准化的插接;平行间隔固定多排种植盘3,作为植物生长单元;
所述水产养殖缸4位于植物生长柜6下方,相互连通;所述水产养殖缸4作为植物生长柜6的支撑底座,并具有饲养水产品的功能,消耗上部蔬菜的没用的根茎,实现循环生产;
所述种植养殖箱设置人工补光和补水设备对整个植物和水产品生长区的进行温湿度调节;
所述种植养殖箱设置通风设备,进行强制通风,满足作物生长要求。
所述顶盖2的中心为圆孔结构,圆孔和顶盖2的边框之间具有加强筋10,圆孔内安装风扇9,风扇9和水产养殖缸4与植物生长柜6的连通结构构成的所述通风设备,对整个种植养殖箱1内进行强制通风。
所述种植盘3的生长盘由纵横排列的格栅12组合成多个储水方格11;所述储水方格11内设置为多空结构,作为种子定位孔25。
在所述每一个种植托盘3的背面,在纵向排列的两个边框之间间隔安装有横向排列的补水管18和灯座17;所述灯座17内安装补光灯管16;所述纵向排列的两个边框为扁平管状,管内的两个隔断将其分为互不相通的两部分,中间部分为走线槽,两侧为过水槽,两侧过水槽分别接通进水阀19和出水阀20。相邻的补水管18与两侧过水槽分别接通,并通过进水阀19和出水阀20与水源和排水管一一接通,形成补光和补水设备,为下层的种植盘3进行补光和补水作业。
所述补水管18水管壁上间隔设置口径细小的补水喷头21,在自来水或水泵压力下,使水形成雾状喷向作物,补水喷头21可更换,根据需要改变喷雾嘴的口径。
所述补光灯管16采用3G冷阴极光源,电源采用直流低压,实现无极连续调光。
所述水产养殖缸4的上部为敞开的结构,和植物生长柜6相通,两个空间可以进行气体交换;所述水产养殖缸4的周边4个立面采用平板玻璃板14,利用养殖缸4边的边框的插槽24固定,结合处使用防水胶填补空隙;所述水产养殖缸4的正面上部设置活动门13,便于日常操作和投放饵料。
所述水产养殖缸4的底座15为正面敞开式的结构,插入一个储藏盒5,所述储藏盒5由隔板22将其分割成多个储物格23,用于存放种养殖所需的物料。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城镇家庭种养殖箱把种植蔬菜和水产品养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最终将部分解决群众最关注的蔬菜和水产品问题。
实现了多产业融合,便于实现智能化控制,具有技术密集型特点,具有循环、立体、高效的特点,提高了系统生产力并能节能、节地、节水,能够在有限空间内循环生产,实现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
城镇家庭种养殖箱生产的产品安全、营养、健康,有效规避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实现有机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减排效果显著,环保低碳,整个生产过程接近“零”排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顶盖结构;
图3是种植盘结构;
图4是种植盘背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以川,未经孙以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84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