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码本反馈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98740.1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2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413 | 分类号: | H04B7/0413;H04B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高洁,蒋雅洁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馈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中预编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码本反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三维多输入多输出(3D MIMO,Three Dimension Multiuple-Input Multiple-Output)系统与传统的2D MIMO系统相比,3D MIMO系统是在传统2D MIMO系统的基础上,在竖直方向上增加了一维可供利用的维度,能为发送信号带来垂直方向上的自由度,可以减少用户间的干扰,提升系统容量,改善小区边缘用户的信号质量等。因此,3D MIMO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是近年来通信行业所密切关注和研究的方向之一。
目前,2D MIMO系统的预编码技术已经相对成熟,然而,3D MIMO系统中的3D预编码码本还很不完善。在现有标准中,关于3D MIMO系统的8端口码本中,进行秩3传输时,第一层对应码字1,而后两层均对应于码字2。如果同一个码字的多层数据之间所经历的信道质量指示(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相差较大,那么在实际传输时由于同一个码字的多层之间采用相同的调制编码策略(MCS,Modulationand Coding Scheme)方式,则在传输时会造成性能损失。以现有版本(Rel-10)的8端口码本为例,当第二级码本的预编码矩阵索引i2=0、1、4、5、8、9、12、13时,码字2对应的两层所选择的波束方向并不相同,而是两个正交的波束方向。当系统选取到这些码本的时候,很有可能出现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多层之间CQI不一致的情况,当系统利用平均CQI进行MCS方式选择的时候,选择出的MCS方式与实际信道CQI并不完全匹配,造成系统吞吐量损失。同理,现有标准中的秩4传输码本也存在相同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期望提供一种码本反馈方法及装置,能解决现有标准中可能出现的一个码字所对应的多层之间CQI不一致的问题,提升系统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码本反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信系统中当终端被配置预编码矩阵指示或秩指示上报时,终端选择上报预编码矩阵索引;并反馈预编码矩阵索引对应于预先给定的码本中的两个序号;其中,所述预先给定的码本的基本结构采用两级码本形式,第一个序号对应第一级码本,第二个序号对应第二级码本,且在第二级码本,每个码字对应的各层之间使用相同的波束。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先给定的码本的表示形式为:W=W1W2,其中,W1为第一级码本,W2为第二级码本;
X1和X2分别表示水平维和垂直维的码本;
所述W2根据秩的数值选取不同的表示形式;其中,所述秩的数值由被配置预编码矩阵指示或秩指示上报的终端上报。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当秩为3时,第二级码本W2的表示形式为:
其中,ei表示从中选出的第i列,ej表示从选出的第j列;和为相位因子。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当秩为4时,第二级码本W2的表示形式为:
其中,ei表示从中选出的第i列,ej表示从选出的第j列;和为相位因子。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相位因子m=0、1、2、3;n=0、1。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相位因子和m=0、1;n=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码本反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向终端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终端上报预编码矩阵指示或秩指示,以由终端在预编码矩阵指示或秩指示上报时反馈上报预编码矩阵索引,并反馈预编码矩阵索引对应于预先给定的码本中的两个序号;其中,所述预先给定的码本的基本结构采用两级码本形式,第一个序号对应第一级码本,第二个序号对应第二级码本,且在第二级码本,每个码字对应的各层之间使用相同的波束;
所述基站根据所述两个序号确定预编码向量,并基于所述预编码向量对待传输的数据进行预编码。
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预先给定的码本的表示形式为:W=W1W2,其中,W1为第一级码本,W2为第二级码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8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