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孔径泡沫铝的熔体连续发泡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99831.7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5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左孝青;陈青;陆建生;周芸;罗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径 泡沫 连续 发泡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孔径泡沫铝的熔体连续发泡制备技术,属于多孔金属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泡沫铝是一种兼具结构与功能双重属性的多孔金属材料,在冲击能量吸收、高比刚度及高比强度结构件、阻尼、吸音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公知的泡沫铝主流制备方法有常规熔体发泡法、粉末冶金发泡法和喷吹气体连续制备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所制备泡沫铝的性价比较低。基于TiH2分解发泡的常规熔体发泡法可制备大尺寸泡沫铝,但制备方法为非连续的批处理模式,生产效率较低,所制备泡沫铝的孔径较大(平均孔径3~6mm);粉末冶金发泡法采用的是粉末原料,成本较高,受粉末冶金方法本身的限制,其产品尺寸和产量较低,所制备泡沫铝的孔径较大(平均孔径3~6mm);喷吹气体连续制备法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但存在泡沫铝孔结构不均匀、脆性高的不足。研究表明,在孔隙率相同的情况下,当泡沫铝平均孔径由目前的3~6mm减小到1mm左右时,其力学性能会显著提高。
为获得高性价比的泡沫铝,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一定液压作用下小孔径泡沫铝(平均孔径0.6~1.4mm,孔隙率65~75%的工业纯铝或铝合金泡沫)的熔体双温连续发泡方法,通过液压差保证熔体及熔体泡沫的连续流动性,通过T1温度下的搅拌发泡实现熔体泡沫孔结构的细化,通过T2(T1-T2=10~20℃)温度下的低温增粘发泡实现小孔径泡沫铝的获得,最终实现小孔径泡沫铝的熔体连续发泡制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液压作用下小孔径泡沫铝(平均孔径0.6~1.4mm,孔隙率65~75%的铝或铝合金泡沫)的双温熔体连续发泡制备方法:将铝或铝合金在T1温度熔化、增粘,增粘的熔体引入保温炉并与发泡型模保持一定的液面高度差△H,连续加入经预氧化处理的发泡剂TiH2进行搅拌发泡,获得含大量微细均匀气泡的熔体泡沫,该熔体泡沫在液压(ρg△H)作用下连续流入温度为T2的双带式连续发泡型模中进行低温增粘发泡(泡沫化温度T2,T1>T2,T1-T2=10~20℃),发泡体冷却后获得小孔径泡沫铝。
本发明所述小孔径泡沫铝的熔体连续发泡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包括:
(1)将铝或铝合金在高于其熔点(铝合金液相线温度点)30~40℃的温度T1下熔化,保温30~60分钟,并使铝或铝合金熔体的液面与双带式连续发泡型模之间的高度差△H为100~1000mm,铝或铝合金熔体与发泡型模之间用通液管连接;
(2)在步骤(1)得到的铝或铝合金熔体中添加Ca,在1000~20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10~15分钟,获得增粘的铝或铝合金熔体,并保持液面高度差△H不变,其中,Ca的添加量为铝或铝合金熔体质量的1~3%;
(3)采用螺旋送进的方式,在通液管的出口处向步骤(2)获得的流动的增粘铝或铝合金熔体中加入经预氧化处理的发泡剂TiH2,发泡剂TiH2的加入量为铝或铝合金熔体质量的0.5~2%;
(4)将步骤(3)获得的增粘铝或铝合金熔体与TiH2的混合物在1000~3000rpm的搅拌速度下搅拌30~100秒,进行搅拌发泡,得到具有微细孔结构的熔体泡沫;
(5)将步骤(4)获得的微细孔结构熔体泡沫在液压差作用下连续流入温度为T2的双带式连续发泡型模中进行低温增粘发泡2~20分钟获得小孔径泡沫铝,其中,T1-T2=10~20℃。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铝为工业纯铝,铝合金为铝与Si、Cu、Mg、Zn、Mn元素构成的二元或多元铝合金。
优选的,本发明所述发泡剂TiH2颗粒的粒度范围为37~74μm;发泡剂TiH2的预处理方法为:在大气环境中,在400℃保温6h,然后将温度升至470~520℃保温1h进行氧化处理(400℃,6h+(470~520℃),1h)。
发明原理:
(1)搅拌发泡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99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