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0183.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峰;欧阳司晨;宋华斌;常勇;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28;C08L23/08;C08L23/06;C08K13/02;C08K5/09;C08K3/36;C08K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泰合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1 | 代理人: | 魏常巍 |
地址: | 644004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冲击 低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VC管材,特别是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C-M即改性聚氯乙烯管是PVC类管材产品的改性产品,PVC-M管是目前常用的塑料给水管材,其具有重量轻、耐腐蚀、水流阻力小、施工安装方便、维护能耗低的优点,并且价格较低。但是PVC-M管件的脆性较大、抗破裂冲击性能差,在埋地安装施工后受冲击时易受伤,冲击强度较低,致使其长期使用中易出现管道漏水,渗水,破裂,同时普通聚氯乙烯管也不具备低温使用性。所以,如何提高抗冲击性、克服脆性、具备低温使用性,对于PVC-M管材来讲是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目前主要通过加入CPE(氯化聚乙烯)、MBS(丁二烯和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来改善制品冲击强度,但是CPE产品的抗冲击性能提高有限,单纯的添加CPE或MBS仍无法满足PVC-M管材及管件高强度、高抗冲的要求。
本公司以前用的传统碳酸钙配方是由PVC树脂,氯化聚乙烯,硬脂酸,800目碳酸钙,聚乙烯蜡,复合铅盐稳定剂组成。由于碳酸钙及氯化聚乙烯本身的物理性能,制备得管材只具备常温下普通抗冲击性能,并不能满足高抗冲击耐低温管的使用需要。在专利CN103834123A中,一种PVC-M管材料配方是使用PVC树脂、钙锌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偶联剂,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PVC管的韧性和伸张率,并没有解决PVC-M管的高抗冲击耐低温管的使用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高抗冲击性、耐低温的PVC-M管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在原有配方基础上,加入粉煤灰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通过粉煤灰替代碳酸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替代部分的CPE(氯化聚乙烯),在一定的配方配比和工艺条件下,制得PVC-M高抗冲耐低温管。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PVC树脂100份,氯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粉煤灰1-10份,聚乙烯蜡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
所述的粉煤灰中SiO2占粉煤灰总质量的55%~60%,Al2O3占粉煤灰总质量的25%-30%,其中SiO2与Al2O3的质量配比为1.8~2.4。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煤灰中SiO2占粉煤灰总质量的58%,Al2O3占粉煤灰总质量的27%,SiO2与Al2O3的质量配比为2.0。
所述的粉煤灰选自800~1000目的粉体,
作为优选:所述的粉煤灰选自800目的粉体。
一种制备PVC-M抗冲击耐低温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PVC树脂100份,氯化聚乙烯2-6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2-8份,硬脂酸1-3份,800~1000目粉煤灰1-10份,聚乙烯蜡1-8份,复合铅盐稳定剂1-8份,使用高速捏合机将上述原料进行搅拌混合,得混合物,再将混合物加热至115-125℃,保持120~180秒,再冷却至40~60℃,冷却的混合物在常温18-25℃下放置8~12h,再用挤出机在160~210℃的挤出温度下,转速28-40r/min,挤出成型,挤出成型后在10~22℃下冷却,制得该管。
所述的挤出温度为:螺杆1段温度160-180摄氏度,螺杆2段温度160-190摄氏度,螺杆3段温度160-190摄氏度,螺杆4段温度170-190摄氏度,合流芯温度180-200摄氏度,口模温度180-210摄氏度。所述的螺杆是使用长径比为33~36:1的锥形双螺杆。
本文中所述的耐低温是指该PVC-M管可以在-10℃-0℃的低温环境下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宜宾天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1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油用分路装置
- 下一篇:高回弹性抗菌型医用聚氯乙烯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