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0428.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8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8 |
发明(设计)人: | 邵华伟;李东风;张敬升;刘智信;邹弋;胡志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11/04 | 分类号: | C07C11/04;C07C9/06;C07C9/04;C07C7/00;C07C7/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王崇;李婉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芳烃 副产干气 方法 | ||
1.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煤制芳烃副产干气依次进行压缩处理、冷却处理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然后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和液相物料分别进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和碳四解吸处理,回收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抽出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后将剩余液相物料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将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和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进行汽油稳定处理,得到不凝气、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并将液相碳四物料和贫汽油吸收剂分别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和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抽出的至少部分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为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总重量的0.1-10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压力提高至3-5MPa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处理为多段压缩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缩处理为二段压缩处理或三段压缩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处理的方法包括:将压缩处理得到的物料冷却至0-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冷却处理的方法包括:将压缩处理得到的物料冷却至5-1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冷却处理采用的制冷剂为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制备的冷水、丙烯或液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剩余的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冷却至0-20℃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剩余的碳四解吸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冷却至5-15℃后返回至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的方法包括:将冷却处理得到的物料供给至碳四吸收塔内使其与碳四吸收剂接触,碳四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25-50,操作压力为3-5MPaG,塔顶温度为10-40℃,塔釜温度为90-16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进行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时,向碳四吸收塔内补充新鲜碳四吸收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碳四吸收剂为来自炼厂的含有碳四馏分的物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碳四吸收剂为来自炼厂的正丁烷。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碳四解吸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液相物料供给至碳四解吸塔内,碳四解吸塔的理论板数为20-50,操作压力为1.5-2.8MPaG,塔顶温度为15-70℃,塔釜温度为100-200℃。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汽油吸收剂吸收处理的方法包括:将碳四吸收剂吸收处理得到的气相物料供给至汽油吸收塔内使其与汽油吸收剂接触,汽油吸收塔的理论板数为15-30,操作压力为2.5-4.5MPaG,塔顶温度为10-40℃,塔釜温度为20-60℃,所述汽油吸收剂为汽油稳定处理得到的贫汽油吸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42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离煤制芳烃副产干气的方法
- 下一篇:甲醇转化制丙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