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铝合金零件导电氧化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0770.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2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发明(设计)人: | 朱金龙;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长安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1/12 | 分类号: | C25D11/12;C25D11/16 |
代理公司: | 六安众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3 | 代理人: | 黎照西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铝合金 零件 导电 氧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铝合金零件导电氧化工艺,它包括有去油、多次清水清洗、加酸清洗、导电氧化工艺,烘干存储。首先对铝合金工件进行去油处理,再经过多次流动清水清洗后,用酸进行初步表面处理,再经过多次通电氧化池氧化处理,使得铝合金工件防腐和耐磨性增强,在工件表面形成良好的涂敷膜层,喷漆附着力好,防腐效果好,处理后氧化剂无污染且环保,原料简单且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氧化工艺,尤其涉及汽车铝合金零件导电氧化工艺。
背景技术
铝合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材料,因具有高强高韧、高比强高比模、耐热耐蚀、加工成型容易等特性而受到多种行业如航空航天、汽车、制冷行业、精密仪器等的广泛关注。由于铝合金的表面硬度低,容易被磨损,因此,铝零件加工成型后,往往要求进行表面处理。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表面处理为使用氧化处理溶液的化学氧化处理。现有技术处理溶液所形成的膜层与铝基底之间的结合性不够理想,因而,使用该处理溶液进行氧化处理时,需要对工艺条件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增加了操作难度和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汽车铝合金零件导电氧化工艺,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经过氧化处理后,膜层耐磨和耐腐蚀性能好。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铝合金零件导电氧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去油:首先对工件进行有机溶剂、化学溶剂去油;
2)清洗:然后将工件放入到流动清水槽清洗,在流动清水槽中将工件清洗10-15s,水温为20-27摄氏度,
3)加酸清洗:将工件放入到硝酸中浸泡3-5s,温度为25-27摄氏度,再将工件放入到流动清水槽中重复进行清洗10-15s;
4)导电氧化工艺:
第一步放入通电氧化池一,控制PH为1.2-1.6,浸泡时间为1-5min,温度为35-40摄氏度;
第二步放入到通电氧化池二,控制PH为1.5-2,浸泡时间为3-5min,浸泡温 度为25-45摄氏度;
第三步放入到通电氧化池三,控制温度为20-25摄氏度,浸泡时间为3-5min;
5)回收清洗:将氧化后的工件放入到20-25摄氏度的流动清水槽中清洗10-15s,再放入到水温为70-95摄氏度的流动热水槽中将工件清洗10-15s;
6)烘干处理:将工件放入到温度为80-95摄氏度的烘箱中进行烘干处理,直到工件表面颜色由均匀浅黄到深黄绿色,或者工件表面呈现彩虹色;
7)储存:放入到干燥环境下进行码垛保存。
优选地,所述的氧化池一内的溶液配方为:重铬酸钾3-3.5g/l,铬酐3.5-4g/l,氟化钠0.5-0.8g/l。
优选地,所述的氧化池二内的溶液配方为:铬酐10-20g/l,氟化钠3-6g/l,硅酸钠4-8g/l。
优选地,所述的氧化池三内的溶液配方为:重铬酸钠3.5g/l,铬酐4g/l,氟化钠0.8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对铝合金工件进行去油处理,再经过多次流动清水清洗后,用酸进行初步表面处理,再经过多次通电氧化池氧化处理,使得铝合金工件防腐和耐磨性增强,在工件表面形成良好的涂敷膜层,喷漆附着力好,防腐效果好,处理后氧化剂无污染且环保,原料简单且成本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长安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长安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07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锈钢表面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结晶器铜板的电镀镍钴合金层的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