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电所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1358.1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0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思;陈永往;李文勇;王晓毅;庄东程;许泽旋;洪晓曦;林晓刚;李尚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晋江市供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供电所 库房 智能 管理 系统 方法 |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电所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包括主控终端、连接于主控终端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可通信联接于主控终端的智能安全工器具柜管理子系统、智能仓储管理子系统及智能钥匙库管理子系统,主控终端内置有智能安全工器具柜管理系统软件、智能仓储管理系统软件及智能钥匙库管理系统软件。本发明系统采用实时语音、数据和图像三合一综合管理模式,通过智能化的手段管理安全工器具的使用、备品备件的领用、钥匙的借用,可有效缩短响应现场的故障抢修时间,提高故障反应速度,提高农配网施工、检修和抢修工作效率,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新型智能化供电所库房,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特别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电所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供电所承担所属供电区域10千伏及以下配网的运行、维护、检修、抢修等工作。每个供电所均按要求设立专门的安全工器具室。因生产管理需要,供电所安全工器具型号的数量众多,领用安全工器具时,传统管理方式采用人工登记,安全工器具领用随意性大,安全工器具领用手续管控不严,无法根本上杜绝无票操作、无标施工等违规作业现象。随着电网智能化管理的发展,现有技术中有用于生产管理的GPMS系统,通过两票系统进行出入库管理,即生产人员凭工作票和操作票生成工单,再凭工单取得对应工器具。但此种方式的管理系统无法对工器具本身及其存放位置进行识别,由库房管理员进行管理,劳动强度高,费时费力,智能化程度低,且无法有效避免工器具的误放、误拿及丢失。
供电所备品备件库内物料品类众多,原本一直处于手工台账管理状态,基础数据量大;报表繁多且统计过程复杂,工作量大;物料摆放随意性大,无规律,拣货准确率低,拣货时间长;物料出入库使用传统的手工单据,存在丢失的可能性。
供电所一般都有多台公用变,公用变的计量装置均配备一对一的专用钥匙对计量箱进行管理,另有大量低压计量装置通用钥匙。现有技术中,一般设立专用钥匙柜对各类钥匙集中管理。但受条件限制,对钥匙的管理还处在粗放的管理模式,钥匙管理采用专人管理,钥匙借还手工登记、定期盘点。造成个别钥匙借还记录信息不清晰;借还、使用记录难以长期系统保存;钥匙的领用、归还、存放等环节不能有效监管;营销现场出现偏差无法及时溯源查处追究承办人员责任。同时,存在因钥匙遗失、钥匙存放位置错误、钥匙管理人员不在岗等原因,用户发生用电故障,抢修人员时常无法在第一时间领用钥匙,增加用电故障抢修时长,影响优质服务效率。
供电所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外部的社会形象和内部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所亟需建立全智能化的库房智能管理系统,以实现工器具库房的智能化监控与管理,缩短响应现场的故障抢修时间,提高故障反应速度,提高农配网施工、检修和抢修工作效率,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有效缩短响应现场的故障抢修时间,提高故障反应速度,提高农配网施工、检修和抢修工作效率,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强化安全生产意识,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提供有力的保证的基于物联网的供电所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电所库房智能管理系统,包括有:
主控终端;
连接于主控终端的后台管理服务器;
可通信联接于主控终端的智能安全工器具柜管理子系统,包括安全工器具柜、可通信连接于主控终端的安全工器具柜门禁电控锁、设置于安全工器具柜内的主控板、可通信连接于主控板的设置于安全工器具柜内的工器具在位状态识别装置、设置于每个工器具上的第一RFID电子标签及可通信连接于主控终端的用于识别第一RFID电子标签的第一RFID读写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晋江市供电有限公司,未经国网福建晋江市供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13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