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2272.0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2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阔永红;吕璐;杨龙;陈健;贺冰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155 | 分类号: | H04B7/155;H04W52/02;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黄浩威 |
地址: | 71007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的节点 中继节点 物理层安全 源节点发送 混合信号 中继传输 转发 中继协作通信 传输安全性 干扰消除 干扰信号 能量收集 能量信号 网络寿命 信息检测 信息信号 中继网络 复杂度 自干扰 可用 通信 发送 | ||
1.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以及至少一个不可靠中继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源节点发送能量信号,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接收所述能量信号,据此计算出各自的能量收集时间并反馈给源节点,由源节点计算出最优能量收集时间比例αH,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在αHT时间内进行能量收集,T表示一个时隙长度;
S2对于剩余的(1-αH)T时隙,在第一个(1-αH)T/2时隙内,源节点发送信息信号xs,目的节点发送干扰信号xz,不可靠中继节点接收信号;
S3在第二个(1-αH)T/2时隙内,不可靠中继节点转发接收到的混合信号,目的节点接收信号;
S4目的节点对不可靠中继节点转发的混合信号进行自干扰消除,并对干扰消除后的信号进行信息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方法如下:
1.1)源节点以发送功率PS向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发送能量信号xe,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接收该能量信号;
1.2)不可靠中继节点利用能量检测对能量信号xe进行接收,并根据转发功率PR计算能量收集时间比例αR:
其中,表示源节点到不可靠中继节点的距离,|hSR|2表示源节点到不可靠中继节点信道的功率增益,ηR表示不可靠中继节点的能量转换效率;
1.3)目的节点利用能量检测对能量信号xe进行接收,并根据干扰功率PD计算能量收集时间比例αD:
其中,表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的距离,|hSD|2表示源节点到目的节点信道的功率增益,ηD表示目的节点的能量转化效率;
1.4)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分别将能量收集时间比例αR和αD反馈至源节点,源节点计算最优能量收集时间比例αH:
αH=max(αR,αD);
1.5)不可靠中继节点和目的节点在αHT时间内进行能量收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信号为采用变化的功率幅度对信号进行编码,以实现连续的能量转换,提高接收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和1.3)中,能量检测具体为对接收信号依次经过前置噪声滤波器、平方律器、时间积分器,得到输出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理层安全通信中的信能同传中继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源节点发送信息信号xs,目的节点发送干扰信号xz,不可靠中继节点接收信号的具体方法为:
2.1)源节点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依次进行循环冗余校验编码、信道编码和调制,得到信息信号xs,并以发送功率PS将该信号发送到不可靠中继节点;
2.2)目的节点对本地将要被发送的数据进行伪随机高斯编码,得到干扰信号xz,并以干扰功率PD将该信号发送到不可靠中继节点;
2.3)不可靠中继节点收到信息信号xs和干扰信号xz后,对混合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2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