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2511.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9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申大忠;孔令强;王旭祥;康琪;辛晓东;徐薇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6 | 分类号: | 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曹丽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坏血酸 双波长检测 检测 检测池 电化学工作站 三电极体系 双波长光源 参比电极 待测溶液 电极反应 光敏电极 铂电极 光电流 激发光 双波长 光阀 光源 暗箱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双波长光源、检测池、光阀、三电极体系、暗箱以电化学工作站。检测池内放置光敏电极、参比电极、铂电极和待测溶液,通过在双波长条件下检测回路中的光电流来达到检测抗坏血酸的目的。本发明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在不改变现有的操作条件基础上,分别以254nm和365nm光源为激发光,通过两种不同的电极反应来检测抗坏血酸,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抗坏血酸又名维生素C。抗坏血酸外观为白色结晶,水溶性维生素,大量存在于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在医学临床方面主要用来预防和治疗坏血病,也对龋齿以及牙龈脓肿、贫血、生长发育停滞等疾病辅助治疗。抗坏血酸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必备维生素之一,并且人类不能像其他大多数哺乳动物依靠肝脏自身合成只能通过食物或者药物摄取。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投入到对抗坏血酸的高效、精确、便捷的检测研究中,发展出了诸如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和色谱法等检测方法。
光电化学过程指的是光敏材料在光照作用下所发生的经由电子激发及电荷转移的光电转换过程。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独立的集成检测装置,已经对生化、医疗领域产生了日益重要的影响。随着纳米技术和材料化学的快速发展,在光电化学过程与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结合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新一代光电化学生物传感,从而为探索各类生物学相互作用提供了一种新的灵敏检测方法。本质上,和其它已经建立的分析技术如电致化学发光一样,光电化学分析也是一种基于传统电化学的分析技术。因此,该方法继承了后者的诸多优点,如价格低廉,设备简单,灵敏度高。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了很大的差异,光电化学传感技术具有一些在传统电化学平台上难以实现的优点。在光电化学检测中,光被用作激发信号来激发光电化学物质,而电信号则作为检测信号,该过程与电致化学发光正好相反。由于采用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激发和检测信号,该技术背景信号较低,故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实际上,在使用相同设计进行同一物质检测时,基于光电化学的方法也比基于电化学的方法呈现出更好的检测性能。
基于光电化学为基础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种类多种多样,但是综合目前存在的各种检测抗坏血酸的方法都是选择一定波长范围的光源为激发光源。其缺点在于一定波长范围的光源激发下,光电化学检测仪的光敏电极的表面只发生单一电极反应,只能利用单一的阳极光电流进行检测,其缺点在于检测的选择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研究过程中,偶然发现:在254nm波长下检测抗坏血酸时,光敏电极表面会发生电子的跃迁,产生光生电子和电子空穴;而抗坏血酸则会转化为某种中间产物而具有较强的吸电子的能力,捕获上述光敏电极表面的光生电子,使光电流减小,产生阴极光电流。利用上述原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及方法,进一步提高对于抗坏血酸检测的准确性和和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波长为A的光在光电化学法检测抗坏血酸或尿酸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A的范围为240nm-254nm之间。
波长为A和B的光在光电化学法检测抗坏血酸或尿酸含量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A的范围为240nm-254nm之间,B的范围为365nm-400nm之间。
一种双波长检测抗坏血酸的装置,包括光电化学装置,所述光电化学装置具有发射出A波长和B波长的双波长光源;所述A波长的范围为240nm-254nm之间,所述B波长的范围为365nm-400nm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25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