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3093.9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7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陈桂军;陈红霞;尹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东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6 | 分类号: | H05B3/46;H05B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热管 温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管,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
背景技术
电加热管被广泛用于电锅炉、热水加热器、空调辅助加热器等领域。随着现代电力行业的发展,对于电加热管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产品才用到原始性四孔镁珠,双路或四路加热丝工艺。管子直径大,成本高,加热管发热不均匀,长期使用积垢严重,导致散热不好,时间不长就容易爆管,埋下安全隐患。
且现在的老款加热管不带温控装置,有的会脱水,会导致干烧。接线部位采用250型插片,在安全性能存在隐患,接触性能不好。有时会导致短路,易发生危险。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该种加热管发热均匀,不容易积垢,长期使用也能提供高热效力,且内装温控器,省电安全。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其中,包括加热管本体,所述加热管末端设置有自动温控器,所述自动温控器包括温度传感仪与开关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在加热管本体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电线实现与开关控制器之间的连接;所述加热管本体外部缠绕有加热电阻丝组,所述电阻丝组包括两根电阻丝,分别为第一电阻丝与第二电阻丝,所述第一电阻丝为镍铬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为铁铬铝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外部喷涂有高温镁粉层,所述第一电阻丝与第二电阻丝均呈螺旋形均匀环绕在加热管本体外部;所述电加热管外部设有绝缘保护层,所述绝缘保护层为喷涂在加热管本体外部的绝缘漆层,所述绝缘保护层的厚度为20—90微米;所述第一电阻丝直径L1与第二电阻丝直径L2之比为15:11。
上述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其中,所述电加热管直径L3与第一电加热丝直径之比为5:1。
上述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其中,所述高温镁粉层厚度为12-60微米。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表面负荷加大,电加热管直径减小,电阻丝口径加粗,使管子的热效力提高,不容易积垢。管子的表面负荷可达到10-20W之间。以高温丝与高温镁粉为主,使电阻丝直径加粗,改变原始的双路和四路丝。改为双丝加大绕丝芯棒,让加热丝与管子的内壁之间达到较好绝缘层,使热效力提高。
经过上万次科学试验和计算,当第一电阻丝直径L1与第二电阻丝直径L2之比为15:11,且电加热管直径L3与第一电加热丝直径之比为5:1时,电加热器的绝缘效果与热效力效果最佳。
相比于普通的外置的温度控制器测量的温度是暖气片或电锅炉等外部设备的温度,本发明测量的重点是内部加热管的温度,避免安全隐患,接触性能佳。防止短路情况的发生,避免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加热管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电阻丝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电阻丝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一种用于电加热管内带温控器的加热管,其中,包括加热管本体1,所述加热管本体1末端设置有自动温控器3,所述自动温控器3包括温度传感仪31与开关控制器32,所述温度传感器31连接在加热管本体1底部,所述温度传感器31通过电线4实现与开关控制器32之间的连接;所述加热管本体1外部缠绕有加热电阻丝组2,所述电阻丝组2包括两根电阻丝,分别为第一电阻丝21与第二电阻丝22,所述第一电阻丝21为镍铬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22为铁铬铝电热丝,所述第二电热丝22外部喷涂有高温镁粉层23,所述第一电阻丝21与第二电阻丝22均呈螺旋形,均匀环绕在加热管本体1外部;所述电加热管1外部设有绝缘保护层11,所述绝缘保护层11为喷涂在加热管本体1外部的绝缘漆层,所述绝缘保护层11的厚度为20—90微米;所述第一电阻丝直径L1与第二电阻丝直径L2之比为15:11;所述电加热管直径L3与第一电加热丝直径之比为5:1;所述高温镁粉层23厚度为12-60微米。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表面负荷加大,电加热管直径减小,电阻丝口径加粗,使管子的热效力提高,不容易积垢。管子的表面负荷可达到10-20W之间。以高温丝与高温镁粉为主,使电阻丝直径加粗,改变原始的双路和四路丝。改为双丝加大绕丝芯棒,让加热丝与管子的内壁之间达到较好绝缘层,使热效力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东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东方节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0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入式水循环低温慢煮机
- 下一篇:一种多用途物联网云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