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3106.2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5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金凤鸣;易远元;李晓燕;肖伯勋;汪剑;谷文彬;唐传章;王鑫;祖志勇;窦连彬;刘淑贞;付亮亮;王泽丹;叶秋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6 | 分类号: | G01V1/3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周静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勘探 薄层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地震叠后信号进行希尔伯特变换以获得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瞬时相位;
(2)基于所述瞬时相位以获得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
(3)基于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进行小波变换以获得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
(4)基于所述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进行异常点提取;
(5)基于所述异常点获得反射波信号的信息;
在步骤(3)中,所述小波变换包括以下步骤:
a1将小波函数的小波曲线与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中的曲线的起始点对齐;
a2计算在所述起始点对齐时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中的曲线与所述小波函数的小波曲线的逼近程度,以获得第一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a3将所述小波曲线沿时间轴正向方向移动一个单位时间,然后重复步骤a1-a2获得第二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a4将所述小波曲线沿所述时间轴正向方向再移动一个单位时间,然后重复步骤a1-a2获得第三平移小波变换系数,以此类推,直到所述小波曲线覆盖完整个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相位关系图的波形的整个长度为止,获得所有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a5将所述小波曲线在尺度上伸缩,然后重复步骤a1-a4,获得所有尺度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a6基于所述所有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和所述所有尺度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获得所述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a5中,获得所有的尺度平移小波变换系数还包括以下步骤:
b1将所述小波曲线在第一尺度上伸缩一个单位,然后重复步骤a1-a4获得在时间轴上所有的第一尺度的第一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b2将所述小波曲线在所述第一尺度上伸缩两个单位,然后重复步骤a1-a4获得在时间轴上所有的第一尺度的第二平移小波变换系数,以此类推,获得所述小波曲线在第一尺度上伸缩不同单位的所有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b3将所述小波曲线在第二尺度上伸缩一个单位,然后重复步骤a1-a4获得在时间轴上所有的第二尺度的第一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b4将所述小波曲线在所述第二尺度上伸缩两个单位,然后重复步骤a1-a4获得在时间轴上所有的第二尺度的第二平移小波变换系数,以此类推,将所有的尺度分别伸缩不同单位获得所述所有尺度的平移小波变换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b4中,所述所有尺度为预设的伸缩阈值中的所有的取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上基于预先设定的判断阈值获得所述异常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波信号的信息包括反射波信号的时间信息和反射波信号的方向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射波信号的时间信息为所述反射波信号到达的时间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与所述地震叠后信号的时间-能量关系图在时间轴上的数据彼此为一一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所述地震叠后信号重构时间-尺度关系图通过数学分析方法提取所述反射波信号的方向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获得所述瞬时相位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将所述地震叠后信号进行所述希尔伯特变换,获得所述地震叠合信号的解析信号;
基于所述解析信号获得所述瞬时相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震勘探薄层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瞬时相位的表达式为:
其中,φ(t)为所述瞬时相位,t为时间;
f(t)为所述地震叠后信号;
为所述地震叠后信号对应的希尔伯特变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10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