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3414.5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3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胡庆磊;黄凯;李宁;李梦婷;孟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宋业斌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荧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检测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荧光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荧光检测广泛应用于物质检测、生命科学、医学研究等领域。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光源、单色器或光滤波器和光探测器。光源发出的激发光照射在待测样品上后,样品上返回的光经单色器或光滤波器后入射到光探测器上,通过检出光探测器的测量值即可定性或定量的对样品的荧光信号进行检测。传统荧光检测装置其激发光和发射光都在自由空间中传播,需要用于自由空间的光学元件进行光路的构建,其体积较大。在自由空间光路中,一旦某个光学元件的空间位置产生变化,其后续光路均会发生偏折,导致效果的下降,而自由空间光学零件通常体积较大也难以做到很高的机械稳定性。当用于活体生物的体内荧光信号探测时,传统荧光检测装置的内窥探头的体积较大,难以做到微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荧光检测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荧光检测装置由于需要用于自由空间的光学元件进行光路构建导致体积大、光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光源、激发光纤、分光器件、探测光纤、发射光纤和光电探测器;所述激发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光源,所述激发光纤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一端;所述探测光纤的一端连接至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二端,所述探测光纤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待测样品;所述发射光纤的一端连接所述光电探测器,另一端连接至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三端;所述光源产生激发光,经过所述激发光纤传输到所述分光器件,经分光器件分光后进入探测光纤,探测光纤将激发光照射到待测样品上;待测样品返回的光耦合进探测光纤后,再经分光器件进入发射光纤,发射光纤传输的光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光电探测器检测发射光纤发出的光信号,实现对样品发出的荧光信号的检测。
更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光纤耦合激光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为光电倍增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检测装置还包括依次连接在所述发射光纤的一端与所述光电倍增管之间的第一光纤准直器和第一滤光片;所述第一光纤准直器用于将所述发射光纤传输的光准直到自由空间;所述第一滤光片用于对自由空间的光进行滤波处理。
更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第二光纤准直器、第一光纤耦合器、二向色片和第二光纤耦合器;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入射光路上,且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的输入端作为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的输出端输出的光作为所述二向色片的入射光;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反射光路上,且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一端作为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经所述二向色片反射的光;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透射光路上,且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一端作为所述分光器件的第三端,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的另一端用于接收经所述二向色片透射的光。
更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与所述二向色片之间的第二滤光片。
更进一步地,所述分光器件包括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与所述第二光纤耦合器之间的第三滤光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荧光检测装置,包括光纤耦合激光器、激发光纤、第二光纤准直器、第一光纤耦合器、二向色片、第三滤光片、探测光纤和光电倍增管;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入射光路上,且所述第二光纤准直器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激发光纤连接所述光纤耦合激光器;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反射光路上,且所述第一光纤耦合器的一端通过所述探测光纤连接待测样品;所述第三滤光片和所述光电倍增管依次设置在所述二向色片的透射光路上。
本发明利用高度集成化的光纤分光元件代替自由空间中的分光元件,将传统荧光检测装置中在自由空间中传输的光能量和光信号限制在光纤和高度集成化的光学器件内;使得整个荧光检测装置的体积小且不怕弯折和振动,实现了荧光检测装置的小型化和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荧光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肯维捷斯(武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4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