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复合拉刀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3810.8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宣国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国建 |
主分类号: | B23D43/00 | 分类号: | B23D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富邦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蔡志勇;邵长松 |
地址: | 2000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拉刀,属于弯板链条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非标链条、大规格40A、B以上标准滚子链及各种重型弯板链条在生产过程中的链板需要对其进行冲孔,从而在内外链板上加工形成所需的孔径。现有的在链板上加工的过程是首先冲钉,通过冲压设备对链板进行冲孔,由于冲钉对链板进行冲孔后,孔的内径上端和下端肯定是不垂直的,原因是冲钉和凹模的配合按传统方式凹模的内孔参数一定是在冲钉参数基础上放大0.3~0.5mm左右,视链板厚度而定,链板超过15毫米的,凹模内径放大的系数还要加大(凹模内径系数增大要视加工材料的硬度而定,材料硬度超过HRC18以上,凹模内径增大系数要相对小些,反之要大些)。它所冲出来的结果:孔径内壁垂直部分很小,约是链板厚度的1/10~1/6之间,本领域俗称光亮带。一定是形成一个上面小下面大的喇叭形,它的误差在0.3~0.5mm之间。如果按这种状态直接安装轴在该孔后,由于轴和孔壁的接触只有一小部分,这样轴的工作过程中与孔壁的受力面很小,轴和链板联结牢固度降低,而链板的孔径很快扩大,从而降低链板的使用寿命,所以通常情况下需要对孔再进行修孔,修孔方式有几种,包括二次冲孔、铰刀铰孔及拉刀拉削孔,修孔后的结果是使孔径的垂直度大幅增加,本领域称为光亮带增加。目前修孔工艺需要第二次装模,试模,调试,两次加工的加工方式需要通过两个步骤完成,直接增加了链板加工的生产时间,降低了模具和工装的效率,而且需要同时配备冲钉和拉刀,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第二道修孔工艺存在定位不易定准的技术问题。
申请人长期从事链条的生产工作,在链条的加工工艺和拉刀方面均有专利申请,例如文献CN103433419A是本申请人2013年8月6日申请的发明专利,该申请目前已经获得了授权,详细介绍了链条的一种加工工艺,包括:(1)落料,运用冲压设备将工件进行冲压;(2)退火,落料完成后,对工件进行800度至900度连续5小时的退火,洛氏硬度在12HRC以下;(3)磷化处理,常温下,将工件浸泡在磷化液中,浸泡时间为2-3小时;(4)压弯与冲孔,用压弯模对工件进行压弯;再对工件定中心,用冲床冲孔;(5)淬火,把工件放到炉子中进行淬火,淬火温度为860度;(6)回火,回火温度为380度,时间为90分钟,洛氏硬度在38-45HRC;(7)精加工,用模具把工件固定,再把模具与工件一起放到磨床上加工。该方案需要通过至少两个步骤完成,操作步骤比较繁琐,生产成本较高。
文献CN204171447U是本申请人2014年9月4日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该申请目前已经获得了授权,公开了一种拉刀,包括刀柄1,刀柄上端设置多个环形分布其外周面的拉削齿2,刀柄顶部3呈上端小、下端大,刀柄顶部3的横截面呈由五条边组成的多边形,多边形的每条边的边长相等;拉刀在冲压设备上设有多个,拉刀通过安装件固定在冲压设备上,从而可以同时对面板进行多孔加工,首先刀柄顶部3与链条的面板接触实现对面板的冲孔,然后刀柄上的拉削齿2对面板进行加工,从而实现在面板上成型所需的孔。该方案虽然能够提高拉刀的生产效率,但是本申请人在该实用新型申请日提交的时候并没有完成全部的改进试验,在拉刀的具体结构、使用寿命、详细参数等等方面都还有改善的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拉刀。
本发明所述的复合拉刀包括冲钉、齿、拉杆、拉刀定位部和拉刀尾部,所述的冲钉与齿之间设置有直径从冲钉向齿的方向渐缩的第一圆台连接部,所述的拉杆与拉刀定位部之间设置有直径从拉杆向拉刀定位部的方向变大的第二圆台连接部,拉刀定位部设置在第二圆台连接部与拉刀尾部之间,所述的齿包括直径大于冲孔初始直径并小于冲孔目标直径的冲孔齿和直径等于冲孔目标直径的修孔齿,所述的冲孔齿比所述的修孔齿更靠近所述的冲钉,所述的冲钉的直径等于冲孔初始直径。
所述的冲钉、齿、拉杆、拉刀定位部和拉刀尾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所述的冲孔目标直径比冲孔初始直径大0.3mm-0.5mm,所述的冲孔齿的直径比冲孔初始直径大0.1mm-0.15mm,并且在冲孔齿为多个的情况下,沿着从冲钉到拉刀尾部的方向冲孔齿的直径逐级增大0.1mm-0.15mm。
所述的齿包括第一齿、第二齿、第三齿和第四齿,其中第一齿和第二齿为冲孔齿,第三齿和第四齿为修孔齿,其中第一齿的直径比所述的冲钉的直径大0.1mm-0.15mm,第二齿的直径比第一齿的直径大0.1mm-0.1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国建,未经宣国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38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