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过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4736.1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1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梁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05 | 分类号: | B01D29/05;B01D29/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对污水进行过滤、以清除其中的泥沙、杂物等,乃是一道重要的工序,其工效和质量直接影响了后续的污水处理工效和质量,对于现有的各种污水处理装置来说,其多是用过滤网来实现对杂质的过滤,但当过滤作业进行到一定程度,需要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操作时,便往往比较麻烦,甚至还必须要暂时中断过滤作业,等清理过滤网的工作完成后才能再次启动过滤作业,这大大影响了过滤网的清理效率以及过滤装置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进行过滤作业的同时完成过滤网清理的污水过滤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过滤池,其中在过滤池内还设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过滤池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在第一隔板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漏水孔,并且第一隔板为向下凸出的弧形板,在第一隔板上方还铺设有过滤网,在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过滤池内还竖直设有第二隔板,在第二隔板的顶端设有支承件,在支承件上安装有转杆,其中在支承件和转杆上均设有螺纹孔,且转杆与支承件之间通过定位螺栓进行铰接,在转杆的顶端设有把手,在转杆的底端设有辊刷,且辊刷的直径大于第二隔板与第一隔板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在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过滤池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在位于第一隔板下方的过滤池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
上述污水过滤装置,其中辊刷包括了辊体和设于辊体外边缘的刷毛。
上述污水过滤装置,其中第二隔板距过滤池左侧壁的距离与第二隔板距过滤池右侧壁的距离的比值为3:1至5:1。
上述污水过滤装置,其中第一隔板的轴线与定位螺栓的轴线重合。
上述污水过滤装置,其中在位于第一隔板上方的过滤池的右侧壁上还设有清污口,在清污口处还设有门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能够在进行过滤作业的同时,便能够方便快捷地完成对过滤网的清理,而无需中断过滤作业的进程,从而大大提高了过滤网的清理效率以及过滤装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污水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过滤池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支承件4,转杆5,定位螺栓6,把手7,辊刷8,进水口9,出水口10,清污口11,门体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污水过滤装置,包括长方体形的过滤池1,其中在过滤池1内还设有第一隔板2,第一隔板2将过滤池1分成上下两个部分,在第一隔板2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漏水孔(图中未示出),并且第一隔板2为向下凸出的弧形板,在第一隔板2上方还铺设有过滤网(图中也未示出),在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的过滤池1内还竖直设有第二隔板3,在第二隔板3的顶端设有支承件4,在支承件4上安装有转杆5,其中在支承件4和转杆5上均设有螺纹孔,且转杆5与支承件4之间通过定位螺栓6进行铰接,在转杆5的顶端设有把手7,在转杆5的底端设有辊刷8,且辊刷8的直径大于第二隔板3与第一隔板2在竖直方向上的间距,在位于第一隔板2上方的过滤池1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9,在位于第一隔板2下方的过滤池1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10。
对于上述污水过滤装置,其中辊刷8包括了辊体和设于辊体外边缘的刷毛。同时,第一隔板2的轴线与定位螺栓6的轴线重合,并且位于定位螺栓6下方的转杆部分的长度与辊刷8的直径的总和等于定位螺栓6距第一隔板2的距离(即安装在转杆5上的辊刷8正好接触并抵住第一隔板2)。
在实际工作时,当进行过滤作业时,此时位于定位螺栓6下方的转杆5及辊刷8是旋至过滤池1的最左端位置的(由定位螺栓6进行固定),当过滤作业进行到一定程度,需对过滤网进行清理时,便可旋松定位螺栓6,握住把手7对转杆5进行旋转,使得位于定位螺栓6下方的转杆5及辊刷8从过滤池1的最左端向过滤池1的右侧方向移动(此时辊刷8便掠过过滤网表面,对过滤网进行清理,而在进行该清理工作的同时,过滤装置仍继续工作,无需中断过滤作业),直至辊刷8移动至第二隔板3的底部处并抵住第二隔板3,堵住了第二隔板3与第一隔板2之间的间距部分,然后旋紧定位螺栓6,将转杆5及辊刷8的位置固定,此时过滤网上的杂质便被清理带走,并被隔离到了由第二隔板3、第一隔板2及过滤池1的右侧壁所组成的单独的容腔内,继而取出杂质即可。这样,便实现了在进行过滤作业的同时,就完成了对过滤网的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绿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4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基空气滤材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耳机防盗窃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