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钟为中枢的智能管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04885.8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5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方正;朱毅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方正;朱毅强 |
主分类号: | G06Q50/10 | 分类号: | G06Q50/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007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枢 智能 管家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钟为中枢的智能管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钟、服务费信用支付系统、视频系统、室内空气检测系统、保健信息收集系统、安防信息收集系统、家庭成员信息系统、社区服务信息系统、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医疗信息系统、中央数据处理系统、因特网服务器和互联网络系统,所述家庭成员信息系统、所述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所述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和所述医疗信息系统分别设有相对应的终端,所述室内空气检测系统、所述保健信息收集系统、所述安防信息收集系统、所述视频系统分别与所述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连接,所述家庭成员信息系统、所述社区服务信息系统、所述公共安全信息系统和所述医疗信息系统分别通过所述互联网络系统与所述中央数据处理系统连接,该发明以钟为中枢的智能管家系统可以根据家庭的实时需要一天二十四实时、贴近、快捷、方便、准确、低成本的管家服务(或家政服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管家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以钟为中枢的智能管家系统。
背景技术
管家的起源在于法国,只是老派的英国宫廷更加讲究礼仪、细节,将管家的职业理念和职责范围按照宫廷礼仪进行了严格的规范,成为行业标准,英式管家也成为家政服务的经典。所以,在英式管家享誉世界的最初,只有世袭贵族和有爵位的名门才能享受,原因无他,出自宫廷血统尊贵而已。
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物质与精神要求的提高,管家这一称谓不仅限于大家庭里,小家也存在相关的需求,现在,可能称呼为保姆的比较多。
自计时的钟,包括落地大钟、台钟、挂钟由欧洲人创造问世以来,它极大地解放了以往人们对时间与空间的靠自然界日出日落和太阳倒影的认知与获取手段,实现了伟大的最早期实时、贴近、快捷和准确的商业模式;同时,也是人类,特别是贵族皇室权势们在社会活动中或家族生活的埸所用以显示其身份和意志的集最好的科技、工艺和艺术一身的功能摆设必备物,因而从一开始就使其在空间和场合上占据着人们视线中的中央位置。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为了达到扩大其经济利益而逐步走入平常百姓家,成为家庭如同家具、字画和灯饰不可或缺的必备品,这不但是家庭生活中老、中、青、幼所必须,同时也是人类集体记忆的一种具代表性的科技功能产品在家的永存。
第一个洋钟是在1582年运入中国的,洋人送给两广总督陈瑞的礼物,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中国传教,送给皇宫大小两只时钟,因为它们能按时自动击打,人称“自鸣钟”,17世纪以后,耶稣会教士开始起用中国工匠造钟,到清乾隆年间,皇宫设立造钟坊,与此同时,东南沿海的许多城镇也开始仿制钟表,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手工业行业,就这样,钟表从西洋进入中国皇宫,再流入中下层社会,到荫家堂开建前,一些城市里的教堂、商馆、衙署及公共建筑,均安装了自鸣钟。
2014年中国人口总数及其构成分析:详见图8。
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呈现总量扩张、增量提速的发展态势,人口抚养负担正逐步加强。
其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呈现转移趋势。
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
2003-2013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情况,详见图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方正;朱毅强,未经刘方正;朱毅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48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染车间导热油分流装置
- 下一篇: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