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爪型干式泵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5546.1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9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易先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先杰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18/28;F04C29/02;F04C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富邦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014 | 代理人: | 蔡志勇;邵长松 |
地址: | 100162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爪型干式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式泵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爪型干式泵。
背景技术
爪型干式泵作为干式泵的一种,与其它干事泵相同都是容积泵,其泵腔内设置有若干组相互啮合的爪型转子,转子与转子之间以及转子与泵腔之间并不接触,并留有微小的间隙,不用任何润滑剂,从而保证了清洁的真空环境。爪型干式泵的结构多采用多级转子串连的形式,每组转子分别位于不同泵腔做同步反向运动,泵腔被爪型转子分隔为吸气腔和排气腔两部分;随着转子的连续运转,进行循环的吸气排气过程,实现泵的连续抽气目的。干式泵具有低振动、低噪音等优点,适用范围广。
如公开号为CN1862020A公开日为2006年11月15日名称为“爪型干式真空泵”的发明专利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爪型干式真空泵,它的结构包括:第一至第四极的泵体、泵体内第一至第四级的转子对及隔板、固定并带动转子对的主、从动轴及主、从动齿轮、联接主动轴与电机之间的联轴器、顶盖、顶轴承盖和排、进气管;所述转子对为双级爪型,且第一级转子对为正爪,第二级转子对为反爪,第三级转子对为正爪,第四级转子对为反爪,所述位于各级腔体内的转子对相位角为零度。该爪型干式真空泵虽然大幅度地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阻力,但是其结构复杂,检修不便。
如公开号为CN103644120A公开日为2014年3月19日名称为“一种爪型干式真空泵”的发明专利公开文件,公开了一种爪型干式真空泵,它由壳体、轴、转子、进气管、弹簧、阀片、大气连接口、排气管组成;轴、转子位于壳体内,进气管、排气管位于壳体一侧,常开式单向阀由弹簧、阀片组成,大气连接口通过常开式单向阀与排气管相连接。该干式真空泵结构较为简单,造价低,但是其吸、排气能力有限,且进气管、排气管设置于同侧,影响了壳体的降温。
综上所述,干式泵(含螺杆泵)价格高,普及难度大,结构紧凑精密,维修安装困难,维修保养周期短,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爪型干式泵,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结构简单、抽气量大,使用寿命长,使用适应性广。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爪型干式泵,包括有壳体,该壳体内设置有若干组爪型转子组,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排气管,所述的爪型转子组包括进气转子和出气转子,所述的进气转子内镂空形成进气转子空腔,该进气转子空腔从进气转子的尖部内侧开口,所述的出气转子内镂空形成出气转子空腔,该出气转子空腔从出气转子的尖部外侧开口;所述的壳体前部和后部分别通过供油管与储油箱相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设置有主要由供油齿轮、支承轴构成的齿轮泵,所述的壳体设置预排口;进气转子和出气转子均设置有动平衡减重孔。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齿轮泵包括有供油齿轮、支承轴、泵体、端盖、轴封以及轴承,所述的支承轴置于所述供油齿轮的中心,供油齿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轴封和轴承;所述的泵体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端盖,所述的泵体的下部设置有进油口,所述的泵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油口。
所述的进油口的直径小于所述出油口的直径。
所述的轴封由依次排列的骨架密封圈、螺旋端面、反旋外端面以及轴套构成,所述的轴套的外周设置有至少一道活塞环;所述的轴封的骨架密封圈靠近所述供油齿轮设置。
所述的出油口设置有限流阀和限压阀。
所述的进气管采用双进气结构,所述的排气管也采用双排气结构。
所述的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放气管。
所述的储油箱的箱体为内部注水的夹层结构。
所述的进气转子空腔的下部呈半圆环形结构延伸至进气转子的下部。
所述的出气转子空腔的下部呈半圆环形结构延伸至出气转子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为:将爪型转子组分为进气转子和出气转子,并在进气转子和出气转子分别镂空设置进气转子空腔和出气转子空腔,不仅减轻了转子的重量,而且一对转子相互反方向运转时,由于空腔的设置增大了进气腔的容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泵真空度同时抽气量也有所增加;通过预排口的设置,加速排气,提高泵的抗过载性能。本爪型干式泵中设置齿轮泵,通过齿轮泵供低压油,在轴上形成油膜轴承,使轴高速旋转时不用产生机械摩擦,从而大大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并能有效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双进气双排气的运用增加了泵使用适应能力,客观上降低了采购成本。进气转子和出气转子均设置有动平衡减重孔,使转子更容易到达动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先杰,未经易先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55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