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动车非金属件的修复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281.9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5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证;肖志;肖翔;吴成强;钱洪强;张仁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车功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3/00 | 分类号: | B29C7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金属件 修复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修复应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机动车非金属件的修复工艺。
背景技术
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复合材料大家族中,纤维增强材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自玻璃纤维与有机树脂复合的玻璃钢问世以来,碳纤维、陶瓷纤维以及硼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相继研制成功,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使复合材料领域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别具特色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维主要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一种特种纤维,其含碳量随种类不同而异,一般在90%以上。碳纤维具有一般碳素材料的特性,如耐高温、耐磨擦、导电、导热及耐腐蚀等,但与一般碳素材料不同的是,其外形有显著的各向异性、柔软、可加工成各种织物,沿纤维轴方向表现出很高的强度。碳纤维比重小,因此有很高的比强度。
碳纤维是由含碳量较高,在热处理过程中不熔融的人造化学纤维,经热稳定氧化处理、碳化处理及石墨化等工艺制成的。碳纤维的主要用途是与树脂、金属、陶瓷等基体复合,制成结构材料。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其比强度、比模量综合指标,在现有结构材料中是最高的。在密度、刚度、重量、疲劳特性等有严格要求的领域,在要求高温、化学稳定性高的场合,碳纤维复合材料都颇具优势。
塑料件在现代汽车车身上的应用越来越多,而汽车碰撞事故中这些塑料件造成损伤的比例很高,它们的损伤形式除了变形以外,一般都是塑料件的划痕、裂纹、破裂及穿孔等,因此塑料件的粘结工艺是汽车塑料零部件修复工艺中的重要部分。
然而现有技术没有一种修复方法可以实现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修复以及塑料件的,导致现有技术中的受损的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不能实现多次重复使用,造成资源的浪费;为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进而设计一种新型的修复工艺为人们所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挡风板的修复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动车非金属件的修复工艺,包括A,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修复工艺和B,塑料件的粘结修复工艺;
A,玻璃钢、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修复工艺,包括步骤一,破损程度检视;步骤二,选择树脂、增强材料;步骤三,修补区域处理;步骤四,增强材料裁剪;步骤五,树脂调配;步骤六,涂胶敷料;步骤七,固化;步骤八,脱模;步骤九,打磨整理;步骤十,检验;
在步骤一中,采用环境照明:为了有利于施工过程对作业面的检视,工件应具备良好的照明或采光条件;
在步骤二中,根据原零部件材料性质选择玻璃纤维或碳纤维作为修补用增强材料,两种增强材料都有不同的类型,常用的有纤维丝、纤维布或纤维毡;
在步骤三中:对修补区域进行延伸打磨,小范围修补可以视方便程度选择正面、反面或两面打磨,对于面积大形状复杂的必须从反面打磨,以便正面可以布置模具;
在步骤四中:根据延伸打磨的范围和形状裁剪头层增强材料;逐层缩小周圈尺寸应根据打磨坡度决定,坡度越陡缩小的周圈尺寸越小,一般在5~10mm左右;增强材料的层数根据母材厚度决定;
在步骤五中:成品双组分环氧树脂的调配,其树脂和固化剂的比采用1:1配比,根据修复区域面积估计用量后调配,要求比例准确搅拌均匀;不饱和聚酯树脂应根据用量一次性调配树脂或者没有添加促进剂或固化剂的树脂,然后根据每次涂布量的大小从中取出适量树脂按配比调入促进剂或固化剂;
在步骤六中:
a)对于轻度破损、修补区域造型简单的零部件,可以在反面贴上铝箔胶纸后进行涂布施工;
b)对于破损严重、造型复杂的零部件必须制作局部模具方能进行涂布施工,局部模具采用泡沫塑料或石膏在未受损的对应部位复样制作,局部模具使用前应先涂刷脱模剂;
c)对于破损处有预埋件的须先做好准备,在涂布适当时候放置并准确定位;
在步骤七中:采用红外线烤灯、烘箱或烘房对涂胶敷料后的零部件进行加热固化,采用常温固化时,24小时后进行打磨整理或运输安装;对于光敏胶粘结必须用紫外线灯照射固化;
在步骤八中:等到修补区域的树脂完全固化后,再用脱模工具将零部件与模具分离;
在步骤九中:将步骤九中脱模后的零件用砂布、钢丝刷、锉刀或其它工具对待粘合塑料表面进行的处理,粗化表面以提高基材的润湿性和粘合力;
在步骤十中:对以上处理好的零件进行检验,检验合格的直接使用,检验不合格的进行修补区域处理及以下步骤;直至检验合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车功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车功坊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2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缸筒浮动的组合式液压缸
- 下一篇:一种制备三维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挤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