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现场即时测试蠕变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07286.1 申请日: 2015-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5275462A 公开(公告)日: 2016-01-27
发明(设计)人: 潘立友;魏辉;刘宏军;赵清寿;陈理强;段大勇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21B49/00 分类号: E21B49/00
代理公司: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19 代理人: 段毅凡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现场 即时 测试 变型 冲击 地压 危险 区域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煤矿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冲击地压矿井和冲击煤层数量不断增加,冲击地压灾害已严重制约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实践证明,随着煤层开采向深部发展,越来越多深部矿井的冲击强度与频率呈现逐步增加的趋势,特别是深度超过1000m的矿井,岩层相对较软、冲击危险性强的煤层,冲击地压发生的强度、破坏范围、冲击波破坏力出现了显著变化特征,在没有扰动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冲击地压,这种类型的能量突然释放就是蠕变型冲击地压。这类冲击地压的预测与防治有别于常规类型,如果开采边界复杂,自重应力场大,残余构造应力场存在,这些多重因素的叠加作用,使煤(岩)体产生“强烈”的蠕变型破坏,如果再受到工作面动态应力场的扰动作用,极易发生规模大、破坏严重的冲击地压。

超深部、高强冲击地压主要发生在巷道相对密集的区域,这些区域高应力分布广、能量场范围大、煤岩冲击倾向性高,大多处于采区的准备巷道与采场空间中。巷道掘进后,由于蠕变作用,会发生冲击。我国的一些老矿区,开采深度最大已达到1200m,平均开采深度超过800m。因此,在现场能快速判断煤体的蠕变分布,确定蠕变冲击危险区域,对防控煤体冲击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采深较大的煤矿发生蠕变型冲击地压灾害难以在现场进行危险区域判定的现实,提出一种简单、易行的现场即时判定蠕变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方法,以便采取相应的预警措施,防止冲击地压灾害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现场即时测试蠕变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方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在煤矿采区的准备巷道中,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巷道密集情况和深度情况,确定存在高应力、高能量积聚的区域,该区域圈定为有可能发生蠕变冲击灾害的区域;

第二步、在圈定的可能发生上述灾害区域的煤层巷道中,距离底板煤层巷道1.5—1.8m的位置,向煤体施工两个水平方向的钻孔,第一个钻孔用于测试煤体垂直应力,第二个钻孔用于测试煤体蠕变情况;要求孔径42mm、孔深一般超过10m;

第三步,按照现有的煤体应力测试方法,向第一个钻孔安装钻孔应力计,测试煤体的垂直应力;

第三步,布置煤体蠕变测试系统;煤体蠕变测试系统由一个能装在第二个钻孔内的圆柱形柔性胶囊和钻孔外的带有压力表、流量表和溢流阀的加压装置所组成;上述的圆柱形柔性胶囊一端设有排气阀,另一端设有连接口,胶囊轴线上设有拉紧钢丝,在拉紧钢丝作用下只能径向膨胀;布置时首先将圆柱形柔性胶囊排气阀打开,用高压软管与加压装置连接,启动加压装置,向圆柱形柔性胶囊充入液体,同时将气体排出,待圆柱形柔性胶囊气体排空、液体充满时,同时关闭排气阀和加压装置,再将充满液体的圆柱形柔性胶囊放入钻孔底部;

第四步,设置加压装置的工作压力,设定的工作压力等于煤体的垂直应力;重新启动加压装置,向圆柱形柔性胶囊充入液体,此时圆柱形柔性胶囊开始膨胀,逐步紧贴孔壁挤压煤体,加压装置的液体压力开始上升,加载到设定的工作压力后,加压停止,开始观测记录压力表值变化情况,如果压力表值逐渐上升,说明煤体出现变形,钻孔挤压圆柱形柔性胶囊使压力升高,这种变形就是蠕变;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压力升高现象如果持续下去,圈定的区域就确定为将有发生蠕变冲击灾害的区域,否则圈定的区域不会发生蠕变冲击灾害。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根据蠕变力学原理,发明了一种简单、易行的现场即时判定蠕变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方法,对于超深度矿井、巷道密集矿区、软岩与深部开采矿井,能全面判断蠕变型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对蠕变型冲击地压的危险区域划定具有积极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图1是圈定测试区域图和钻孔布置图;

图2是测试系统示意图;

图3是煤体蠕变时的压力-时间坐标图。

图中,1-钻孔应力计,2-加压装置,3-流阀,4-流量表,5-压力表,6-高压软管,7-连接口,8-圆柱形柔性胶囊,9-拉紧钢丝,10-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现场即时测试蠕变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的方法,步骤如下:

在煤矿采区的准备巷道中,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巷道密集情况和深度情况,确定存在高应力、高能量积聚的区域,该区域圈定为有可能发生蠕变冲击灾害的区域;如图1所示的椭圆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