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表面强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530.4 | 申请日: | 2015-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滕志强;杨树林;施国梅;胡胜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3C8/32;C23C8/04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方星星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高强 合金钢 传动 表面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表面强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传动杆类制件采用16Cr3NiWMoVNbE合金马氏体钢制造,该制件的花键部位要求具有0.1~0.3的硬化层,以提高强度及耐磨性(HR15N>88),其他部位要求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由于基体材料合金化程度高,零件为通孔长杆状(Φ28.4×Φ14×378mm),热处理需控制零件的变形量在0.2以内,采用渗碳或渗氮热处理等方法均难于满足渗层深度与两种硬度的匹配要求。
碳氮共渗是活性炭、氮原子同时渗入工件表面的一种化学热处理工艺,是两种工艺结合的复合强化技术,16Cr3NiWMoVNbE材料合金含量较高,含有大量的碳化物形成元素,淬火温度远高于碳氮共渗温度,渗入过程中,工件表面活性原子吸附较快,利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可以形成一定深度的渗层,但无法实现直接淬火处理,需进行2次加热,工件变形较大,无法满足长杆类零件的加工要求;如采用渗碳技术,渗层深度及表面硬度无法同时保证;如采用渗氮技术,工件需进行预先调质处理,渗氮后,工件心部硬度偏低,达不到硬度要求。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更好的提高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表面强度的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碳氮共渗方法,提高传动杆花键强度的提高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表面强度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表面强度的方法,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具有花键,所述花键的表面为待渗面,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预先防护,将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非渗面镀铜,并向所述传动杆的内孔中填充填充物,所述内孔的两端采用铜塞堵住;
步骤二:吊挂所述传动杆,将所述传动杆垂直装夹并吊挂于热处理炉中;
步骤三:进行碳氮共渗处理;
步骤四:将高温的所述传动杆放入冷却介质进行淬火处理。
进一步,所述填充物为碎铁屑及干河砂。
进一步,步骤一中,安装所述铜塞前,先在所述内孔的两端加入耐火石棉,然后拧紧所述铜塞。
进一步,步骤二中,采用吊挂夹具装夹所述传动杆,所述吊挂夹具具有吊挂部套于所述传动杆上,所述吊挂部支撑于所述花键,所述吊挂部的两侧采用镍铬丝吊挂。
进一步,步骤二中,先将所述热处理炉升温到600℃,向所述热处理炉内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渗剂,然后继续将所述热处理炉升温到800℃,吊挂所述传动杆。
进一步,步骤三中,将所述热处理炉升温到840℃后,调整渗剂供给量进行碳氮共渗处理,并保温一段时间,随后升温至900℃,出炉冷却。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材料为16Cr3NiWMoVNbE合金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渗前先采用镀铜、堵孔的方法进行防渗处理,可以保证非渗面处的材料强度及韧性足够,保证传动杆本身的可变形性;垂直吊挂可以保证传动杆在其径向上不发生较大变形;采用碳氮共渗的方法,可保证硬化层深度或心部硬度,并提高传动杆两端花键的表面强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且碳氮共渗后直接高温淬火,不需要进行二次加热,减小了传动杆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高强合金钢传动杆进行热处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碳氮共渗工艺过程;
图中,1—传动杆、2—花键、3—非渗面、4—内孔、5—铜塞、6—吊挂夹具、61—吊挂部、62—镍铬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5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