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7622.2 | 申请日: | 2015-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钰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雷子克电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8;F24F3/14;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陈轩 |
地址: | 51047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送风装置常用于给外界的进风腔(其中,所述进风腔可为设置在待冷却机械设备上的空腔,也可为待通风散热的室内)送风,以起到通风、散热作用。而现有的送风装置的输出气流中常附带有大量的灰尘、水汽,从而给进风腔带来大量的杂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其可减少输出气流中附带的灰尘、水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送风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的进风口朝下;该壳体内沿着从进风口至出风口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除雾器、过滤器、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使气流从进风口向着出风口流动。
该送风装置还包括压差传感器、报警装置、控制装置,所述压差传感器的两探测端头均位于壳体内,且其中一探测端头位于除雾器与过滤器之间,另一探测端头位于过滤器与风机之间;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接收压差传感器的压差信号,并根据压差传感器的压差信号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压差传感器的压差信号控制报警装置的工作状态为,当压差传感器的压差信号等于或大于设定压差值时,则启动报警装置。
该送风装置用于向外界的进风腔送风;该送风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风腔的温度,并向控制装置输出温度信号,该控制装置还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风机的工作状态。
该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控制风机的工作状态为,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大于第一设定温度值时,则增大风机的转速,当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信号小于第二设定温度值时,则减小风机的转速;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设定温度值。
所述壳体包括主箱体、风管;所述风管通过橡胶软接头与主箱体连接,且所述风管的管腔与主箱体的空腔连通;所述除雾器、过滤器、风机均位于主箱体内,所述进风口设置在主箱体的下表面上,出风口设置在风管上。
所述壳体由铝合金制成。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的朝向,可减少水汽、灰尘进入壳体内的现象,以提高防水、防尘效果,而且,通过采用除雾器、过滤器、风机的结合设计,可利用除雾器去除气流中夹带的水汽,并通过过滤器对气流进行过滤,从而可减少输出气流中附带的灰尘、水汽,以提高输出气流的洁净度;本发明通过采用压差传感器、报警装置、控制装置的结合设计,可监测过滤器的堵塞状况,并通过报警装置提醒用户更换过滤器;此外,本发明还可根据进风腔的温度控制风机的工作状况,从而可达到智能节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装置、压差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除雾器;2、过滤器;3、风机;4、航空接头;5、橡胶软接头;6、风管;7、控制装置;8、壳体;81、进风口;82、出风口;91、压差传感器;92、温度传感器;100、进风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包括壳体8,所述壳体8上设置有进风口81和出风口82;所述壳体8的进风口81朝下;该壳体8内沿着从进风口81至出风口82的方向依次设置有除雾器1、过滤器2、风机3;所述风机3用于驱使气流从进风口81向着出风口82流动。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风机3工作,气流从进风口81流入,然后流经除雾器1,可利用除雾器1将气流与水汽分离,以去除气流中夹带的水汽,然后再流经过滤器2,可利用过滤器2对气流进行过滤,然后再流经风机3,最后从出风口82流出。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进风口81的朝向,可减少水汽、灰尘进入壳体8内的现象,以提高防水、防尘效果,而且,通过采用除雾器1、过滤器2、风机3的结合设计,可利用除雾器1去除气流中夹带的水汽,并通过过滤器2对气流进行过滤,从而可减少输出气流中附带的灰尘、水汽,以提高输出气流的洁净度;此外,通过合理设置除雾器1、过滤器2、风机3的排列顺序,还可避免气流中附带的杂质对风机3的工作造成影响,从而可延长风机3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雷子克电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雷子克电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7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落地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净化室内空气的集成吊顶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