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式后共挤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8070.7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1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胡拥军;吕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12;B29C47/86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5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式后共挤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门窗异型材加工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嵌式后共挤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塑钢门窗的密封胶条后共挤模具应运而生。后共挤模具实现了密封胶条样式的多元化,提高了密封性,节省了由人工穿胶条的时间和成本。后共挤的原理是:熔融的胶条物料由共挤机通过后共挤模具,以一定的形状挤出。成型好的异型材从后共挤模具中穿过。随着异型材的不断匀速前进,使胶条物料均匀的粘的异型材上。
随着人们对密封性要求的提高,后共挤模具的设计和制作也在不断完善。现有的后共挤模具一般是在共挤板出口安装一凸起来的后共挤小块,由于小块有一定体积,所以这片区域内没有覆盖加热板,使得物料加热不均匀,温度不能得到保证,导致经常出现粘接不牢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后共挤模具中是最致命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使异型材与胶条之间紧密粘接、且生产稳定的内嵌式后共挤模具。
一种内嵌式后共挤模具,包括模具体,模具体的前后两端的端面均设置有加热板,模具体的侧面开设有进料道,在模具体的顶部设置有预成型流道,所述预成型流道与进料道连通,所述模具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并内嵌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后共挤块,所述后共挤块的顶面、前端面分别与模具体顶面、前端面平齐,后共挤块的顶部设置有与预成型流道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终成型流道,所述终成型流道与预成型流道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模具体包括前模具体、后模具体,所述后模具体的侧面开设进料道,所述前模具体的侧面插设有热电偶,前模具体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且内嵌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后共挤块。
更加优选的,所述后共挤块前端面的位于终成型流道之下的部分被加热板覆盖。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共挤块形状为长方体,后共挤块的厚度为8-10mm。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后共挤块通过沉头螺丝与前模具体固定连接。
更加优选的,所述预成型流道、终成型流道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半圆环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模具体顶部、预成型流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后共挤块顶部、终成型流道的上方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相对接,且横截面形状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后共挤块内嵌于模具体内,使物料均能被加热,温度均匀,使物料的化学物理性能稳定,从而使得粘接牢固可靠,且生产稳定。同时,加热板也对门窗异型材局部粘接处进行了加热,不需用加热棒或电热风预吹型材,省去了昂贵易损电热风元件,故可节省电能,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前模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内嵌式后共挤模具予以进一步说明。
一种内嵌式后共挤模具,如附图1、附图2所示,包括模具体1,模具体1前后两端的端面均设置有加热板2,模具体1的侧面开设有进料道3,在模具体1的顶部设置有预成型流道4,所述预成型流道4与进料道3连通。所述模具体1顶部开设有凹槽5,模具体1的顶部内嵌有与凹槽5相配合的后共挤块6,所述后共挤块6的顶面、前端面分别与模具体1顶面、前端面平齐,后共挤块6的顶部设置有与预成型流道4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终成型流道7,所述终成型流道7与预成型流道4相互连通。
具体的,所述模具体1包括前模具体101、后模具体102,所述加热板2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前模具体101的前端面和后模具体102的后端面。所述后模具体102的侧面开设有进料道3,所述前模具体101的侧面插设有热电偶8,所述热电偶8用来监控模具的温度。所述前模具体101的顶部开设有凹槽5,且前模具体101的顶部内嵌有与凹槽5相配合的后共挤块6,所述后共挤块6通过沉头螺丝与前模具体101固定。保证后共挤块6与前模具块101的表面平齐,螺丝需沉头,螺丝帽不能高于前模具块101的表面。所述后共挤块6前端面的位于终成型流道7之下的部分被加热板2覆盖,即所述后共挤块6的前端面被加热板2部分覆盖,且所述终成型流道7不被加热板2覆盖。在加热板2不盖住前模具块101表面终成型流道7的前提下,可以尽量做大加热板,增加对后共挤块6表面的覆盖,有利于保持熔融物料的温度,保持温度均匀。所述后共挤块6的形状为长方体,后共挤块6的厚度为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通达塑料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0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与多重螺盘组合式混炼挤塑装置
- 下一篇:注塑机安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