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杀菌组合物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08366.9 申请日: 2015-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5165893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杜光青;赵宗潮;蒋欣雨;鞠红平;闫鹏飞;孙辉;肖洲烨 申请(专利权)人: 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N59/20 分类号: A01N59/20;A01P1/00;A01P3/00;A01N43/40;A01N43/56;A01N43/76;A01N55/10;A01N43/32;A01N35/04
代理公司: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代理人: 姚娟英
地址: 315012 浙江省宁波***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植物 杀菌 组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到一种植物杀菌组合物具体指一种显著控制病害复发频率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害侵害,为害严重。长期以来,化学防治是防治病害主要且有效的手段。然而,近年来单一用药和不科学用药,已经导致多种病原菌对当前使用的农药产生了抗性,例如溃疡病、疮痂病、霜霉病、角斑病、疫病、灰霉病等抗药性十分普遍,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由于病菌产生抗药性,频繁施药又造成农民负担加重和环境污染加剧,在某些病害发生严重的区域,常规农药的单独使用已经不能达到满意的防治效果,严重影响了农户的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控制已发病病害,且显著增加持效期,一次用药,显著延长持效期甚至整个生长季不再复发的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植物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20-80重量份的组分A和10-40重量份的组分B;

所述组分A为无机铜成分,选自氧氯化铜、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硫酸铜钙、波尔多液、碱式硫酸铜或络氨铜;

所述组分B选自氟唑菌酰胺、噁唑菌酮、氟吡菌酰胺、硅噻菌胺、二氰蒽醌或苯菌酮。

较好的,所述组分A为氧氯化铜、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或络氨铜,组分A的用量为20-50重量份。

或者所述组分A为氧化亚铜、硫酸铜钙或波尔多液,组分A的用量为50-80重量份。

优选该植物杀菌组合物还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或分散助剂;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为1-10重量份,所述分散助剂的用量为10~80重量份;

所述分散助剂选自高岭土、滑石粉、石膏粉、炉灰、水、醇类或芳香烃类。

上述方案中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也可以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或者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优选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磺酸钠、月桂醇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甘胆酸钠、羧酸基甜菜碱、磷酸脂甜菜碱和磺基甜菜碱、木质素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用量优选为1-5重量份。

上述各方案中植物杀菌组合物,可以按常规方法制备为粉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颗粒剂、悬浮剂或种子处理剂型。

相较于单个组分单独在作物发病期使用,组分A对疮痂病、霜霉病、疫病、灰霉病等真菌性病害基本无效;组分B对真菌性病害高效,防效可达到90%,但持效期仅5~7天。而本发明组分A和组分B协同作用,能同时防治作物溃疡病、疮痂病、霜霉病、角斑病、疫病、灰霉病、柑桔疮痂病、柑桔溃疡病、黄瓜霜霉病和黄瓜角斑病等,药剂持效期大幅提高,无复发,从而减少了施药频率、降低农药残留压力和用药成本。优选方案中的杀菌组合物使用后能缓慢释放抗药性,进一步减少了植物用药量,扩大了药物的适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至实施例112

实施例1至实施例112的杀菌组合物中各组分配比如表1至表7所示。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表6

表7

上述各实施例中的植物杀菌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对于不添加表面活性剂、分散剂和溶剂的实施例,将两种物质直接混合,并研磨成细度为5μm~75μm的粉末;或者先研磨成粉末,然后再混合均匀,造粒,作为粉剂、颗粒剂直接喷洒使用,用于防治温室病害和地下土传病害。分装成5~1000g包装。

对于使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剂的实施例,将实施例中各组分混合均匀后,研磨成细度为5μm~75μm后,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干悬浮剂、可溶性粉剂、可溶性颗粒剂、悬浮剂、种子处理剂型等剂型。分装成5~1000g包装。

上述各实施例中杀菌组合物的使用方法为:将各实施例中的杀菌组合物加水稀释后配制成杀菌溶液,所述水的用量为杀菌组合物重量的300~2000倍;将所述杀菌组合物均匀喷洒到作物表面;每隔7-15天喷洒一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3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