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手持低压送电检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08594.6 | 申请日: | 2015-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88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晓剑;张旭;王然;杨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世源希达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朱丽华 |
地址: | 10008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低压 送电 检测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工程施工安装现场低压电缆送 电前绝缘参数、送电后电压幅值及相序的全自动检测装置及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在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过程中涉及到配电电缆的敷设安装,为杜 绝电缆本身绝缘存在问题或者施工时对电缆造成的绝缘损坏,需要在对电 缆送电前进行绝缘性能的测试。
而针对不同的现场情况,各个配电电缆的长度各有差异,有的配电电 缆在伸手范围里仅几米长;有的则长大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这时候不光不 在伸手范围里甚至不在一个视野范围内。上述问题的存在会带来一个不确 定性:处于两地的两个电缆接头是否是确定是待送电电缆的两个接头?因 此在测电缆绝缘前需要通过某种方式排除上述的不确定因素。传统的排除 方式就是在送电现场,两个电气工程师分别到待测电缆的两端,其中一人 用一根端接线短接待测电缆的其中两根芯线,另外一人则位于电缆的另一 端并且使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来测这两根芯线是否为电气通路。若为通路, 则表明两人所测的电缆端头为待送电电缆,通过这种“短路”测试来避免 误送电情况的发生。排除完误送电的情况,紧接着其中一个电气工程师会 使用用于产生直流1kV的摇表来测量电缆的绝缘特性。而摇表是由工程师 手动摇动,常规的转速达到120r/min时摇表就会输出1kV的直流电压。摇 动摇表的过程是一个不确定的过程,若摇速过慢则电压达不到测试电压就 会进行无效的测试;若摇速过快则电压大大超过1kV测试电压,该电压可 能击穿电缆的绝缘层从而对电缆造成永久性损坏。上述送电前的检测过程 有几点弊端:首先浪费人力,在送电时需要有两个人在现场;其二检测过 程存在误差;其三,检测过程不够自动化,等等。此外,对电缆检测完毕 并送电后需要检测电缆末端,即设备受电端的电压以及相序,此时需要再 次利用万用表测量电缆末端电压和利用相序表测试电缆送电后的相序。如 上文所述,从送电前的检测开始直至送电结束,整个过程错综复杂、自动 化程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可靠性高、和应用广泛的手持低 压送电检测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压送电检测装置,用于民用建筑、工业建筑等电气施工安装时低压 电缆(线)回路的送电前短路测试、绝缘测试及送电后电压检测和相序检测的自 动检测,其包括:
手持终端主机,与待测电缆其中一端电气连接,包含:5个接线夹且一端引 自主机另一端与电缆电气连通、用于显示检测结果的LCD液晶显示屏、用于输 入设定参数及开关机等功能的按键、充电接口;以及主机内部电子电路,用于实 现对待测电缆的绝缘测试、送电完毕后的电压幅值和相序的测定,包含:用于产 生直流1kV的高压产生电路、电压电流采集电路、485通讯接口电路、相序检测 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以及DSP核心控制电路,上述各部分电路通过线路与DSP 芯片连接;
手持终端从机,与待测电缆另外一端电气连接,包含:5个接线夹且一端引 自从机另一端与电缆电气连通、用于开关机功能的按键、充电接口;以及从机内 部电子电路,用于通讯的485接口电路、电源管理电路以及DSP核心控制电路, 上述各部分电路通过线路与DSP芯片连接。
在所述低压送电检测装置中,手持终端主机和从机包含:根据所述主机 和从机的接线夹与电缆连接后,主机与从机开始以待测电缆为通信信号传输载 体、以485总线作为通讯方式进行通信,通过主从机内部的继电器组可以将485 数据传输用的A、B两个引脚切换接通至电缆不同的线芯上;若通讯成功,则说 明在当前电缆内的线芯作为数据传输载体的情况下能够形成传输通路,表明此电 缆即为待测电缆,排除了由于电缆在吊顶、管道里等错综复杂的布线带来错误送 电的情况,即短路测试通过;
其中,手持终端主机包含:根据所述主机的接线夹与电缆连接后,主机运行 时其内部的升压电路开始工作,同时内部的电流采集电路开始工作,为减小测量 误差,每次对电流采集十次然后取十次的平均值做运算,则电缆绝缘电阻有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世源希达工程技术公司,未经北京世源希达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085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