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0022.1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26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雨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雨涵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加工 醒酒 酒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酒杯,具体的说,是一种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
背景技术
人们在品尝葡萄酒之前一般会提前几十分钟或者几个小时将瓶盖打开进行醒酒,这是因为葡萄酒是一种脆弱的液体,在醒酒的过程中可以释放掉一些令人不悦的杂味或异味(死酵母味、臭鸡蛋味),酒液充分接触氧气后,本身的花香、果香逐渐散发出来,还能发展出一些更加微妙的风味,并柔顺葡萄酒中的单宁,使葡萄酒变得更有活力,口感也更加复杂、圆润。
现在人们进行醒酒的方法一般是将酒倒入专门的醒酒器就行醒酒,此方法一般是专人操作,效果较好,但工艺复杂,耗时较长。另一种方法是将酒倒在酒杯内,然后不断摇晃酒杯中的酒液,增加酒液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醒酒的效果。通常的酒杯其内壁一般为连续的圆面结构,采用这用酒杯,对酒液的搅拌效果较差,位于杯底的酒液基本上接触不到空气,未能与空气氧化反应,醒酒速度缓慢,需要较长时间晃动酒杯。
现在也出现了便于醒酒的酒杯,就是在酒杯的内壁增加凸起、凹陷或者螺旋部,增加酒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或者加快酒液与空气的接触速度,实现醒酒的目的。但是这种结构酒杯和凸起是一体式的,且玻璃的酒杯臂很薄,加工时难度大,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且难以清洗,使用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能够快速的醒酒,且加工方便,易于产生。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包括杯体,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醒酒块,所述醒酒块放置于杯体内部,用于加快杯体内酒液的醒酒速度;所述醒酒块为中空结构,醒酒块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气体流通的通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醒酒块上的通气孔的直径为0.5mm-1.5mm,相邻通气孔之间的距离与通气孔的直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球形、半球形醒酒块的的直径为0.8-1.5cm,圆柱形、多棱柱形醒酒块的高度为0.8-1.4cm,宽度为0.5-1.0cm。
进一步的,所述醒酒块的材质为塑料、玻璃或者陶瓷。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述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包括杯体和位于杯体内的醒酒块,所述醒酒块为中空的结构,醒酒块外壁上设有多个通气孔,向酒杯内倒酒时,酒液通过醒酒块上的通气孔与空气接触,增大酒液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实现醒酒的效果。并且由于醒酒块与杯体是分离的,所以加工方便,易于生产,并且清洗酒杯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体,2、醒酒块,3、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的和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方便加工的醒酒酒杯,包括杯体、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醒酒块,所述醒酒块放置于杯体内部,用于加快杯体内酒液的醒酒速度;所述醒酒块为中空结构,醒酒块的外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气体流通的通气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醒酒块上的通气孔的直径为0.8mm,相邻通气孔之间的距离也为0.8mm。
本实施例中,所述醒酒块为球形,醒酒块的直径为1.0cm,材质为玻璃材质。
利用本发明所述醒酒酒杯醒酒时,先将醒酒块放入杯体内,然后向杯体内倒酒时,酒液会通过通气孔与醒酒块内的空气交换,即增加了酒液与空气交换的面积,实现较好醒酒的效果。另外,本发明所述醒酒块与杯体是分离的,所以加工时单独加工醒酒块即可,加工方便,易于生产。并且由于醒酒块是分离,将醒酒块直接拿出来清洁即可,方便清洁。
以上描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述做出的改变和改进,例如将醒酒块的形状改为半球形、圆柱形、多棱柱形或者将醒酒块的材质改为塑料或者陶瓷,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雨涵,未经王雨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0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