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联合收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1253.4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7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竹内贤一朗;宫本章史;上加郁朗;川口弘道;水岛淳;市丸智之;井原靖;辻健太郎;上路嘉隆;村本恭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01D41/127 | 分类号: | A01D41/12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分计 谷物箱 谷粒 联合收割机 供给装置 后壁面 开口部 测量 引导部件 侧上部 电极辊 供给口 沟槽状 延伸 粒粒 排出 配置 贯穿 | ||
本发明提供联合收割机,对谷物箱的形状及水分计和供给装置的配置进行设计,能够准确地测量谷粒所含有的水分。测量被供给到谷物箱(5)内的谷粒的水分的水分计(17)设置在谷物箱(5)的后壁面(18)的后侧,供给装置(16)构成为从形成于谷物箱(5)的前侧上部的供给口(21)朝向水分计(17)排出谷粒,水分计(17)具有:取入部(27),其通过贯穿谷物箱(5)的后壁面(18)的开口部(30)而将谷粒一粒粒地取入到水分计(17)中;一对电极辊(35),其配置于该取入部(27)的延伸到水分计(17)主体内的延伸部分的下方;和沟槽状的引导部件(28),其安装于开口部(30)的前侧,将谷粒向取入部(27)引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具有向谷物箱内供给谷粒的供给装置和测量被供给到谷物箱内的谷粒的水分的水分计的联合收割机中,公知有如下结构:供给装置从形成于谷物箱的前后中间位置的上部的供给口朝向配置于谷物箱内的前部的水分计排出谷粒(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5537号公报
在所述公知例中,由于供给装置的供给口设置于谷物箱的前后中间位置处,因此,在向谷物箱内排出谷粒时,使供给装置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因此,存在以下课题:由于由供给装置实现的谷粒的排出多在旋转方向的上侧(上手側),并且谷粒多向后侧飞散,因此,不能将足够的谷粒回收到设置于供给口的前侧的水分计,因此,测量精度低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改进了谷物箱的形状以及水分计和供给装置的配置,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地测量谷粒所含有的水分的联合收割机。
技术方案1所述的发明为联合收割机,其具有向谷物箱5内供给谷粒的供给装置16和测量被供给到谷物箱5内的谷粒的水分的水分计17,该联合收割机的特征在于,将所述水分计17设置在谷物箱5的后壁面18的后侧,所述供给装置16构成为从形成于所述谷物箱5的前侧上部的供给口21朝向所述水分计17排出谷粒,所述水分计17具有:取入部27,其通过贯穿谷物箱5的后壁面18的开口部30而将谷粒一粒粒地取入到水分计17中;一对电极辊35,其配置于该取入部27的向水分计17主体内延伸的部分的下方;以及沟槽状的引导部件28,其安装于所述开口部30的前侧,将谷粒向取入部27引导,形成所述谷物箱5的上壁面的顶板20具有从所述后壁面18的上端部向前上方倾斜的倾斜部23,所述供给口21配置在比所述后壁面18的上端部高的位置,所述水分计17配置在所述后壁面18的上端部附近,借助供给装置16的面对所述供给口21的跳出体25而跳出的谷粒被倾斜部23引导到水分计17。
技术方案2所述发明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在经所述取入部(27)将从所述供给口21排出后被回收到引导部件28中的谷粒送到水分计17内,并在所述一对电极辊35之间一粒粒地挤压该谷粒时,测量该一对电极辊35之间的电阻值,由此,测量谷粒的含有水分。
技术方案3所述发明采用技术方案2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该联合收割机构成为:利用所述水分计17测量多粒谷粒的水分,并测量该多粒谷粒的水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技术方案4所述发明采用技术方案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排出所述谷物箱5内的谷粒的纵排出装置13设置在所述后壁面18的后侧,将所述水分计17配置于从后面观察时不与所述谷物箱5的后壁面18的纵排出装置13 重叠的部位。
技术方案5所述发明采用技术方案4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中,所述水分计17 配置在相对于所述纵排出装置13处于机体内侧的部位。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井关农机株式会社,未经井关农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1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茶籽毛油精炼新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双徽位的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