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动力车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711319.X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64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春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06;B60W10/08;B60W20/10;B60K6/445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苏卉;车文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动力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合动力车,更特定而言,涉及以在后退行驶时通过 内燃机的工作而使车辆前进方向的转矩作用于驱动轴的方式构成的混 合动力车中的后退行驶的驱动力控制。
背景技术
作为混合动力车的一形态,公开了一种以在内燃机工作时使车辆 前进方向的转矩作用于驱动轴的方式构成的动力传动系统。在日本特 开2006-05761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控制:在为了蓄电 池充电而伴随着内燃机的工作而进行的后退行驶时,取消伴随着内燃 机的工作的正旋转(车辆前进方向)的转矩,而且,从电动机输出为 了对驱动轴进行反转(车辆后退方向)驱动所需的转矩,由此确保与 要求转矩对应的后退方向的驱动力。
而且,在日本特开2012-240557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 种对于与专利文献1同样的结构还装入了自动变速器的动力传动系统 的结构。
发明内容
在混合动力车中,在后退行驶中由于蓄电池的SOC(Stateof Charge)下降等而存在发动机从停止状态起动的可能性。此时,通过发 动机工作产生的正旋转转矩的作用,存在驱动轴的反转转矩、即后退 行驶的驱动转矩阶梯性地下降的可能性。当产生这样的转矩变化时, 会使车辆的驾驶舒适性下降。
另一方面,若以上述的转矩阶梯的回避为最优先而将后退时的驱 动转矩一律抑制得较低,则无法确保充分的转矩,尤其是难以充分确 保到由于SOC(StateofCharge)的下降而发动机工作为止的期间的后 退行驶距离。即使产生这样的现象,驾驶舒适性也会下降。
本发明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点而作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以 后退行驶时通过内燃机的工作而使车辆前进方向的转矩作用于驱动轴 的方式构成的混合动力车中,适当设定后退行驶时的驱动力以确保驾 驶舒适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混合动力车具备内燃机、电动机、驱动轴、 用于将内燃机及电动机的输出向驱动轴传递的动力传递机构及控制装 置。电动机输出正旋转转矩或负旋转转矩。驱动轴在车辆前进时向正 方向旋转,在车辆后退时则向负方向旋转。控制装置构成为,选择内 燃机处于停止状态下的第一后退行驶及伴随着内燃机的工作而进行的 第二后退行驶,并通过电动机的输出来控制后退行驶时的后退驱动转 矩。控制装置按照在第一后退行驶及第二后退行驶共同的范围内设定 的基本转矩与在第一后退行驶时根据行驶状态暂时加算的校正转矩之 和来设定后退驱动转矩。基本转矩设定在第二后退行驶时能够作用于 驱动轴的最大转矩以下的范围内。
根据上述混合动力车,在第一后退行驶(EV后退行驶)中,即使 内燃机工作而转变成第二后退行驶(HV后退行驶),即将进行该转变 之前的后退驱动转矩(第一后退行驶)也成为刚转变之后的第二后退 行驶的最大转矩以下。其结果是,能够以即使在第二后退行驶开始后 也能确保同等的后退驱动转矩的方式调整电动机的输出,因此能够防 止对应于内燃机的工作而后退驱动转矩呈阶梯状地下降的情况。而且, 在第一后退行驶中,能够对应于行驶状态而通过校正转矩的加算增大 后退驱动转矩,因此能够避免通常时的转矩阶梯的产生,并且在检测 到来自驾驶员的后退驱动转矩要求大的行驶状态时,能够使充分的后 退驱动转矩的确保、到SOC下降为止的期间的EV后退行驶的行驶距 离的确保优先。由此,能够确保后退行驶时的驾驶舒适性。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在以后退行驶时通过内燃机的工 作而使车辆前进方向的转矩作用于驱动轴的方式构成的混合动力车 中,能够适当地设定后退行驶时的驱动力以同时实现驾驶舒适性的确 保及行驶距离的确保。
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而 理解的本发明相关的如下的详细说明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混合动力车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表示对图1所示的控制装置输入输出的主要的信号及指令 的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差动部及变速部的结构图。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变速部的接合动作表的图。
图5是由差动部及变速部构成的变速机构的共线图。
图6是用于控制图3所示的变速部的自动变速的变速线图的一例。
图7是后退行驶时的差动部的共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1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车辆智能联合制动管理控制方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