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无线充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713743.8 | 申请日: | 2015-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73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束骁骅;余召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陆嘉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无线 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载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越来越普及,电子设备的充电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也希望汽车具备有无线充电能力。
车载无线充电设备的出现符合目前技术发展潮流。车载无线充电设备也需要符合某一种无线充电标准,以与同样符合该无线充电标准的充电设备配合使用。目前最常用的充电设备是手机,手机中较为普遍的无线充电标准是Qi无线充电标准。
根据Qi无线充电标准,主线圈被布置成三线圈形式,三个线圈叠加形成一个近似于长方形的主线圈区域。手机中的副线圈与主线圈满足一定重叠面积要求,就能进行充电。通常手机中的副线圈是位于手机的中间区域,即副线圈的几何中心与手机的几何中心重叠。在传统技术中,三线圈结构在无线充电设备的工作面(A面)上也是居中布置,即三线圈结构的几何中心与A面的几何中心重叠。然后,在工作面上设置有售价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限制手机在A面上的位置,使得手机始终能够处于有效充电区域内。
对于车载设备来说,需要考虑到行驶安全的问题,不希望驾驶员需要分心去操作这些辅助设备。因此,这些限位机构的存在并不合适。这些限位机构需要驾驶员分心操作,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通过工作面的尺寸设计和主线圈的布置位置来使得手机放置到工作面上时,始终处于有效充电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无线充电器,具有倾斜设置的工作面,工作面下方布置有主线圈,该主线圈为具有副线圈的充电设备充电,主线圈、副线圈符合一无线充电标准,且工作面的尺寸和主线圈的位置使得该充电设备置于工作面上时,副线圈和主线圈的重合面积满足无线充电标准的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充电设备是手机,无线充电标准是Qi无线充电标准,工作面下方布置的主线圈为符合Qi标准的三线圈结构,主线圈平面与工作面平行,手机置于工作面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面的倾斜角度α满足α>arctgμ,其中μ为工作面表面与手机外壳之间的摩擦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倾斜角度α满足20°<α<45°。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面的尺寸满足下述条件:
宽度W满足W1≤W<L2,其中W1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大宽度,L2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小长度;
长度L满足L1≤L≤2(l’m+1/2L2),其中L1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大长度,L2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小长度,l’m=D-A’,其中D是固定值,为形成三线圈结构的主线圈总长度的一半,A’是固定值,为副线圈长度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工作面呈矩形,工作面沿矩形的宽度方向倾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线圈的布置位置满足下述条件:
形成三线圈结构的主线圈在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距离工作面在长度方向上任何一个侧边的距离J满足下述条件:
1/2L1≤J≤l’m+1/2L2,其中L1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大长度,L2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小长度,l’m=D-A’,其中D是固定值,为形成三线圈结构的主线圈总长度的一半,A’是固定值,为副线圈长度的一半;
形成三线圈结构的主线圈在宽度方向上的中轴线距离工作面在宽度方向上的底边的距离H满足下述条件:
1/2·W1-lm≤H≤1/2·W2+lm,其中W1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大宽度,L2为具备Qi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的最小宽度,lm=A+B-C;其中A是固定值,为主线圈长度的一半;B是可变值,为朝向A面底边的方向上,副线圈的边缘超出主线圈边缘的距离,B的取值范围小于副线圈宽度的1/3;C是固定值,为副线圈宽度的一半。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工作面的表面具有辅助标记,辅助标记显示下述的至少其中之一:
三线圈结构在长度方向上的中轴线、三线圈结构在宽度方向上的中轴线或者其三线圈结构的几何中心所处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无线充电器沿工作面的底边设置有边框。
在一个实施例中,车载无线充电器沿工作面的外轮廓设置有边框。
本发明通过设置倾斜的工作面、限制工作面的尺寸以及定位主线圈在工作面中的位置来达到手机只要能够被放置到工作面上,就始终处于有效充电区域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3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源切换电路及人工心脏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移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