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酶LIPASE7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713812.5 申请日: 2015-10-27
公开(公告)号: CN105238769B 公开(公告)日: 2018-08-03
发明(设计)人: 胡云峰;曹莹莹;邓盾;孙爱君;张云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9/20 分类号: C12N9/20;C12N15/55;C12P41/00;C12P7/62
代理公司: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001 代理人: 刘明星
地址: 510301 ***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脂肪酶 lipase7 及其 编码 基因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脂肪酶LIPASE7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从海洋放线菌(Pseudonocardia antitumoralis)SCSIO 01299中克隆得到一个新的脂肪酶基因——脂肪酶基因lipase7,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全长为927bp,其编码的脂肪酶LIPASE7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共包含308个氨基酸。通过克隆脂肪酶基因lipase7并将其连接表达载体pET‑28a(+)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培养并诱导表达后,得到了重组表达的脂肪酶LIPASE7。脂肪酶LIPASE7作为催化剂拆分(±)‑2‑氯丙酸甲酯,可制备得到99%光学纯度的(R)‑2‑氯丙酸甲酯;脂肪酶LIPASE7作为催化剂拆分(±)‑2‑氯丙酸乙酯,可得到98%光学纯度的(R)‑2‑氯丙酸乙酯。脂肪酶LIPASE7具有稳定性高、催化效率高的优点,可用于生物医药、化妆品和精细化工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化工和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脂肪酶LIPASE7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背景技术

手性化合物由于立体结构互为镜像,其在生物学和药学性质上却相差甚远。比如历史上曾出现使用反应停导致大规模新生儿畸形的事件,由于合成手性药物过程中存在两种构型的“反应停”,R型的“反应停”是孕妇用镇痛药和止痛药,而S型的“反应停”对胎儿则有致畸作。因此,得到光学纯度的手性化合物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合成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1)化学法,即利用对映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进行分离。通常有盐析法、包结法、以及组合拆分。其缺点是要求对映体之间的性质差异要大,适用的化合物不多。(2)合成法,通过设计反应来进行手性化合物的化学合成。这种方法缺点在于反应过程通常比较剧烈,耗费能量,而且反应中使用大量有毒的有机溶剂。(3)色谱拆分,这种方法是利用填料对手性对映体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其缺点是设备昂贵,普及性较差。(4)酶拆分:这也是目前手性药物发展的一个朝阳方向。

脂肪酶(Lipase,EC 3.1.1.3),又叫作三酰甘油水解酶,由其来源非常广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中都有存在),可拆分的底物多,立体选择性高,不需要辅助因子,是一种重要的手性催化剂。

光学纯的2-氯丙酸甲酯是制备光学纯的芳氧基丙酸类除草剂及一些手性药物(如左西孟旦)的重要的中间体。然而,由2-氯丙酸甲酯外消旋体为原料作为中间体进行合成医药或农药,由于其含有低效或无效或有毒副作用的对映异构体,可能以竞争性抑制剂的形式起作用,不仅会降低药效,而且会造成原料的浪费,还可能产生毒副作用等。

光学纯的2-氯丙酸乙酯作为一种重要的医药、农药手性中间体是合成光学纯芳氧丙酸类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一些杀菌剂的重要原料;也是α-取代丙酸系列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解剂、非甾体类消炎解热镇痛药的重要中间体,如禾草灵,吡氟禾草灵等。

但是,目前在工业中应用的脂肪酶都是来源于进口,比如Novo Nordisk公司的脂肪酶Novozym 435(来自Candida antarctica),Amano Pharmaceutical公司的Lipase PS(来自Burkholderia cepacia),Fluka公司的Lipase A(来自Candida antarctica)等等。这些脂肪酶价格昂贵,生产技术受到制约,因此开发具有自主产权的拆分活性好的脂肪酶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脂肪酶价格昂贵、生产技术受到制约的不足,提供一种新的脂肪酶LIPASE7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本发明从海洋放线菌(Pseudonocardia antitumoralis)SCSIO 01299中开发了一种新的脂肪酶LIPASE7及其编码基因lipase7,构建了含有脂肪酶基因lipase7的重组表达载体和基因工程菌,培养基因工程菌后获得脂肪酶LIPASE7,其可应用于制备手性(R)-2-氯丙酸甲酯和(R)-2-氯丙酸乙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713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